Skip to main content

10種人小心人生變黑白--淺談沉默的腎臟病

   資料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作者:健談havemary.com、張瑞廷醫師
   日期:03月29日
 
   

 

 

 

腎臟功能報您知

腎臟主要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含氮廢物與過多的液體,還會釋放荷爾蒙(如腎素)幫忙調節血壓; 調節電解質(如鈉、鉀、鈣等)平衡; 釋放紅血球生成素(EPO)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 合成活性維他命D幫忙維持骨骼鈣質和身體正常的化學平衡。

慢性腎臟病十大危險群
【圖:慢性腎臟病十大危險群】

誰是腎臟病高危險群

慢性腎臟病的十大高危險群包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蛋白尿患者、痛風患者、65歲以上老年人、長期服用藥物患者、有腎臟病家族史、抽菸者及代謝症候群的病人,由於腎臟病是一種不易察覺的慢性病,初期大多症狀不明,一旦腎功能受損將很難完全恢復至完全健康的狀態。建議大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可多加利用國民健康署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45-64歲每3年免費檢查1次、65歲以上每年檢查1次),愈早發現,愈易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腎臟傷害是有累積性的,一旦腎功能受損將很難完全恢復至完全健康的狀態。建議慢性病患者積極控制病況,儘早戒菸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腎臟病檢驗五口訣
【圖:腎臟病檢驗五口訣】

腎臟病檢驗5字訣

台灣腎臟醫學會提出「泡、水、高、貧、倦」口號,提醒大眾注意腎臟病的徵兆,有以下症狀,要趕緊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泡:泡泡尿一尿液異常,如血尿、蛋白泡沫尿。
水:水腫下肢有水腫現象,且按壓後產生的凹陷無法馬上回復。
高:高血壓。
貧:貧血、臉色蒼白。
倦:倦怠。

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圖: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慢性腎臟病分期

慢性腎臟病的病況是漸進式的,可依照腎臟功能強弱分成5期。係依照年齡、性別、血清肌酸酐等數值,綜合計算出「腎絲球過濾率值 (GRF)」作為腎功能的判斷依據。

第一期:腎功能正常,但尿液檢測異常,如出現尿蛋白、血尿等狀況。
腎絲球過濾率值 (GRF) ≥ 90 mL/min 1.73m2

第二期:輕度慢性腎臟病,伴隨尿液檢測異常,如尿蛋白、血尿等。
89    ≥ GRF ≥ 60 mL/min 1.73m2

第一期、第二期患者仍保留約6成以上的腎臟功能,腎臟仍能正常運作;但排尿型態可能會出現夜尿、多尿、血尿、蛋白尿等狀況,患者容易忽略追蹤與治療的重要性。

慢性腎臟病初期應規律用藥治療,避免自行停藥;此外,也要特別留意控制血糖、血壓狀況,同時維持規律運動與作息,在控制良好的狀況下,腎臟功能仍有恢復正常的可能性。

第三期:中度慢性腎臟病(分3a及3b2種)。
3a:59 ≥ GRF ≥ 45 mL/min 1.73m2
3b:44 ≥ GRF ≥ 30 mL/min 1.73m2

第四期:重度慢性腎臟病。
29 ≥ GRF ≥ 15 mL/min 1.73m2

腎臟病進入第三、第四期時,代表腎臟功能已明顯受損,無法恢復正常,可能僅剩原有功能的15~59%;患者容易出現疲勞、易喘、骨頭痠痛等症狀,甚至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等狀況。建議患者應有自我照護的自覺,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查明腎臟逐漸惡化的原因並加以控制,並且做好飲食控制,避免尿毒症狀提早發生。

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
GRF < 15 mL/min 1.73m2

當慢性腎臟病進入第五期時,患者的腎功能已不到正常功能的15%,腎臟無法正常代謝運作,進而出現尿毒症的問題。患者應積極控制血壓、血糖及飲食,同時注意貧血、營養不良等問題,並與醫師配合做好洗腎前的管路準備以減少風險。

慢性腎臟病的日常保健
【圖:慢性腎臟病的日常保健】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日常保健

慢性腎衰竭初期症狀不明顯,對生活影響不大,若未能好好控制,惡化成尿毒症問題就需要配合洗腎,以免毒素堆積影響健康。

1. 維持血糖、血壓正常:過高或過低的血壓或血糖值都會增加腎臟負擔,因此,應留意維持穩定的血壓與血糖值;若為糖尿病患者,則更應小心控制血糖狀況。建議應記錄並與醫師討論如何控制。

2. 留意貧血症狀:腎衰竭問題會影響身體的造血功能,容易導致貧血問題。患者可多從日常食材補充鐵質與葉酸,以改善貧血問題。長輩也需特別留意,避免因貧血不適而跌倒。

3. 定期回診:依照醫師建議定期回診,以追蹤腎臟情況。若腎功能逐漸惡化,應注意尿毒症狀的發生,並與醫師討論藥物調整及洗腎前準備。

當醫師判定腎功能已無法恢復時,建議患者應儘早接受洗腎治療,過度拖延可能會讓身體累積大量毒素,造成心律不整、昏迷等嚴重的後果。因此,建議患者積極配合醫師指示,規律接受洗腎治療,以排除水分與毒素,並仍須搭配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控制,以維持生活品質。

慢性腎臟病的飲食建議
【圖:慢性腎臟病的飲食建議】

晚期慢性腎臟病(第3b、4、5期腎臟病)的飲食建議

當腎臟功能逐漸衰退,應進行適當的治療,並搭配日常飲食控制,就有助於減緩腎臟病惡化程度。

1. 低蛋白飲食:少吃富含蛋白質的食材,如肉類、雞蛋、海鮮等,可延緩尿毒症問題;然而,應注意攝取足夠且均衡的營養與熱量,以維持健康、體力、及基本的新陳代謝。

2. 限制鉀磷攝取:腎衰竭會影響身體對鉀、磷離子的代謝。過多的鉀離子會造成全身無力、甚至導致心跳停止;磷離子會引起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以致骨關節發生病變。日常應減少食用水果、菜汁、低鈉鹽、穀麥片、咖啡、奶茶等,且應補充鈣質。

3. 鹽分與水分:鹽分、水分攝取過多,容易出現肺積水,然而,若平日排尿正常且無出現水腫問題者,毋須嚴格控制水分攝取,但仍建議少吃鹽並避免過多不必要的飲水為佳。

護腎8條黃金法則
【圖:護腎8條黃金法則】

護腎8條黃金法則

慢性腎臟疾病是一項全球都全力防治的疾病,世界腎臟日組織提供8條黃金法則,包括監測及控制三高、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多喝水、不抽菸、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及定期檢查腎功能,確實執行,可協助降低發生腎臟疾病的風險。最重要的還是要隨時注意身體的變化,尤其是腎臟病的10大高危險群,或是出現了腎臟病的徵兆,一定要趕快去看醫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還你健康彩色人生!!

【相關資源】
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102年8月版)
台灣腎臟醫學會-腎利人生民眾衛教網
計算腎病指標
106年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醫院名單

【資料來源】
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主題/疾病防治/慢性病防治/腎臟病/主題文章/認識你的腎臟
2.    台灣腎臟醫學會-腎利人生民眾衛教網
3.    世界腎臟日組織網站
4.    健談編輯群【http://www.havemary.com
5.    專家諮詢名單:新光醫院腎臟科-張瑞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