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幽門桿菌抗藥性日增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記者
   日期:09月15日
 
   

 

 

 

幽門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有關,若能成功根除幽門桿菌,不僅可以預防消化性潰瘍的復發、也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生率。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賢表示,隨著抗生素的使用量增加,幽門桿菌的抗藥性也隨之增加,建議各國應針對該地區幽門桿菌的抗藥性盛行率,選擇當地適合的第一線除菌處方。

全世界因胃癌死亡的人口,約有三分之二集中發生在亞太區,有幽門桿菌感染相對沒有幽門桿菌感染發生胃癌的相對風險高出五‧九倍。醫師表示,幽門桿菌感染者,有二~三成的人會出現潰瘍等症狀,但仍有七~八成是沒有症狀的,通常要藉由做胃鏡、或健檢時才會發現,醫師提醒即使沒有症狀,也建議要除菌。

幽門桿菌的感染率,拿筷子的比拿刀叉受感染的機會高。吳醫師表示,台灣都會區的幽門桿菌感染的盛行率為三十%左右,部分鄉村地區的盛行率為五十%,但鄉村地區的幽門桿菌的抗藥性較低,推測與抗生素使用不較其他地區頻繁所致。

為了提供亞太地區內所有國家關於幽門桿菌抗藥性型態的變化及選擇恰當的第一線殺菌用藥,由臺大醫院吳明賢教授、劉志銘副教授、郭雨庭醫師等臺灣消化疾病與幽門桿菌臨床試驗聯盟成員、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杜裕康教授、與澳洲、日本、馬來西亞、印度等各國專家們所組成的亞太幽門桿菌疾病聯盟,透過系統性文獻回顧一九九○年至二○一六年期間,與幽門桿菌抗藥性及第一線殺菌處方療效相關的刊登文章進行統合分析。在亞太地區的廿四個國家中,共有一七六篇文章符合納入分析之條件,結果顯示,亞太地區整體clarithromycin克拉霉素的抗藥性比率為十七%,metronidazole甲硝口坐的抗藥性比率為四十四%,levofloxacin左氧氟沙星的抗藥性比率為十八%,amoxicillin阿莫西林的抗藥性比率為三%及tetracycline四環素的抗藥性比率為四%。

以clarithromycin克拉霉素為例,南部的抗藥性高,約十五%;中部的抗藥性為十~十五%;北部、東部的抗藥性為十%左右;而離島的抗藥性最低。

幽門桿菌除菌治療最常用的第一線殺菌處方「三合一療法」(合併質子幫浦抑制劑、Amoxicillin及Clarithromycin),吳醫師表示,將抗生素的使用從七天延長到十四天,能讓除菌率從八十二%提升至八十八%。

由於幽門桿菌是經糞口傳染,台灣早期社會,是大家庭一起共餐,或是大人將食物咀嚼後餵給小孩吃等,以致感染者常是親人、伴侶;現在由於少子化及個人衛生觀念提升的的關係,會以分食的方式共餐,減少傳染途徑。

若不慎感染的話,建議慎選抗生素,遵從性要好,吳醫師表示,若以三合一療法,一天需服用十四顆藥,建議須服用十四天,但由於藥物顆數多,很多人常會減藥服用,反而無法達到除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