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職場三低陷輕生風險,4招遠離壓力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記者: 
   日期:10月28日
 
   

 

 

 

隨著「職場三低族」的增加,失業、感情、身心健康等三方面也呈現高風險,甚至因為壓力大增,產生輕生念頭。身心科醫師指出,門診發現,就醫人數持續攀升,及早治療,可預防輕生。臨床上曾遇過任職於電子公司的女性罹患重度憂鬱症,所幸治療之下已經痊癒。建議民眾遵循4個絕招,遠離憂鬱和焦慮!

身心科診所黃偉俐院長與賴虹均醫師提醒,民眾若生活壓力太大影響心理健康,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1名曾任職於電子公司的林小姐,工作上面對龐大業績壓力、長期加班、主管言詞謾罵,還被一波波的裁員潮壓得喘不過氣,擔心下一個被裁員的就是自己。長期下來,原本樂觀開朗的她變得鬱鬱寡歡,睡眠品質也大受影響,甚至將自己關在家裡足不出戶。林小姐曾求助多達7名醫師,服用許多藥物都沒有好轉,最後諮詢到第8位醫師,才知道自己罹患重度憂鬱症。持續看診3年,林小姐積極與醫師配合,目前已經重拾笑容,也回到職場展開新生活。

職場三低族增加 恐致失眠心悸過勞死

像林小姐這樣身心煎熬的上班族不在少數,身心科醫師黃偉俐指出,「職場三低族」越來越多,也就是薪資成長低、生活期待低、身心耐受低,這個族群的民眾往往都有壓力破表的狀況。近年物價飆漲,薪資成長卻相當緩慢,甚至原地踏步,造成許多受薪階級成為窮忙族。

另外,許多民眾都身處「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循環中,對於生活已經沒有期待。隨著壓力的增加,容易失眠、自律神經失調、胃食道逆流、心悸恐慌等狀況,近年來更有不少過勞死的案例。這些都是身心耐受度低的現象。

黃偉俐醫師表示,隨著「三低」族群的增加,「三高」風險也跟著提高,即失業風險高、感情與失婚風險高、身心健康風險高。近來無薪假人數增加,年前恐怕還有一波裁員潮,長期失業的心理壓力,會使情緒處於憂鬱或焦慮的狀態,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