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瓶子里的人體器官是電影里科學家實驗室的重要配置,而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做得更精彩,他們在一個芯片上制造出器官:一個跟拇指驅動器(或者說跟拇指)差不多大小的裝置,含有活體細胞,可模擬人體器官的活動。
研究人員已經在芯片上制造出肺、腸、腎和骨髓。心臟正在研制過程中。這種裝置會大大簡化藥物試驗過程———當前這個過程既昂貴低效又會造成許多動物死亡———并有助於了解疾病是如何產生的。
懷斯研究人員制造的芯片器官看上去與其說像器官不如說更像芯片,它們是透明的塑料矩形,有小小的溝槽縱橫其中并與各種管線相連。
芯片器官的誕生受益於半導體行業的進步,它使研究人員得以在細胞級別進行精準制造。但另一個因素是,生物學家逐漸意識到機械原理在人體發育和運轉中的作用。
芯片器官實際上并不具備真實器官的一切功能。它們沒有神經細胞,也不可能指望芯片上的胃消化掉熱狗。但在其他方面,它們似乎能夠非常出色地復制真實器官的活動。當把生活在人體小腸內———并在那里發揮重要功能———的微生物植入芯片上的胃時,這些挑剔的微生物發現新環境非常適宜。設計出芯片肺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能夠利用芯片肺來預測活體動物的肺會如何吸收空氣污染中的顆粒物。
懷斯研究所已經在與幾家制藥公司合作,設計用芯片器官進行藥物試驗。畢竟,動物試驗既昂貴又越來越有爭議,而且往往不能預言人類會對某種藥物有何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