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藥膳&茶飲 腸病毒不上身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秀枝
   日期:100年06月09日
 
   

 

 

 

腸病毒每年在台灣的6月底至6月中旬達到高峰期,除了勤洗手、不去公共場所及避免與患者接觸外,也可藉由中醫的藥膳、茶飲,達到緩解腸病毒等不適症狀,或是依中醫師調配服用預防性的中藥藥方,可增強抵抗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柏全說,腸病毒在中醫屬於濕、熱症型,此乃風邪熱毒,兼夾濕邪,侵襲人體為病,在治療上以清熱化濕中藥為主,同時利用截斷療法,依病程不同而提前用藥

陳主任表示,腸病毒包含泡疹性咽唊炎手足口病,一般泡疹性咽唊炎的主要症狀,為發燒及口腔粘膜潰瘍,由於潰瘍主要分布在口咽部,因此劇痛的潰瘍容易使得孩童不敢吃東西,甚至連口水都不敢吞而導致口水直流。初發病的前2至3天,病患雖然很痛苦,但病情通常會在3至7天內結束,且大多數的患者不會留下後遺症。

他說,緩解發燒及全身痠痛則可服用地瓜葛根湯;若接觸腸病毒患者,懷疑有感染之虞,可用板藍根四錢、金銀花四錢、烏梅二錢、生甘草二錢加水煎煮喝,服用兩天即可,是預防茶飲。常吃的四神湯,也可以當作病後調養,幫助小朋友早點恢復體力

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法還是勤洗手,陳主任指出,中藥的普濟消毒飲、柴葛解肌湯、涼膈散、甘露飲也有抑制腸病毒效果,普濟消毒飲可將超過八成輕中度腸病毒患者的病程縮短至二至三天,和一般腸病毒病童平均病程七天相較,有明顯效果。除了藥物治療外,平時也可多吃綠豆薏仁湯,不僅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同時還能緩解咽喉不適、手足疹子,及去除風、濕、熱的邪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