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治療心房顫動藥物以抗凝血劑「華法林」為主(Warfarin)。不過這種藥物與多種藥物、食物會產生交互作用。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任邱春旺表示,使用抗凝血劑主要是用來預防中風,但傳統華法林常與其他藥物、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導致藥效加成或削減,臨床上曾遇到患者服用華法林時因其他病痛注射消炎止痛針,由於本身患有胃潰瘍,結果一針下去馬上大出血。因為種種限制,導致很多醫師不願意開華法林藥物。
邱春旺醫師解釋,華法林藥物成分與老鼠藥成分相似,若藥物濃度不足,無法達到預防中風效果,但藥物劑量過量,很容易導致腦出血、內出血,特別是高血壓患者一旦藥物劑量超標,腦出血風險更高。
治療心房顫動時,若需要使用抗凝血藥物,醫師多會希望患者凝血指數控制在二至三之間,若在二以下,藥物較無法充分發揮效果,但若超過三,患者出血機率就會大為增加。
而華法林會與多種食物產生交互作用,舉例來說,患者吃太多高麗菜,高麗菜會抵消華法林效果,導致藥物效果變差,而蒜頭會增強華法林藥效,因此若吃大蒜炒高麗菜,較能維持藥物效果平衡。醫師建議,患者用藥時,若吃富含維生素K食物,可以加蔥、薑、蒜等,幫助維持平衡。
邱春旺醫師表示,目前有新型凝血藥物可供選擇,新型凝血藥物出現出血副作用風險大幅降低。若使用治療症狀藥物,還是無法有效改善症狀,可能就要考慮以導管電燒手術進行進一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