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1世紀藥師的人文精神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967期)
   文:全聯會-李彩蓮記者
   日期:05月24日
 
   

 

 

 

藥師公會全聯會第十二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很榮幸請到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黃俊傑蒞臨,演講《21世紀藥師如何提升人文精神素養》,認為藥師應具備不忍人之心、觀功念恩之心與同體大悲之心三種人文精神。

認清藥業是為了利他而不是利己的事業,從事藥業目的在使病人離苦得樂,而對象是人,人生病了,才需要用藥來去除病,藥業的核心價值是甚麼?如同史懷哲說的:「我無非是將自己當作一座橋樑,藉以將歐洲人的愛心佈施於遠方的病患身上,並期待有機會抵歐就醫者,也能對他獻出愛心。」這種崇高的利他精神就是藥業的核心價值。黃俊傑舉出案例:20年前某大學藥學系博士生在實驗室生產毒品,20年前日本奧姆真理教成員多是名校畢業生,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前某署立醫院院長利益輸送個案...等,都是「惡人讀書,適以濟惡」最佳例子,曾有某醫師感嘆說:醫學院只教我們如何救人,沒教我們如何拒絕誘惑。

藥師需要三種人文精神,第一、「不忍人之心」,孟子說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在上位的人有不忍人之心,就有英明的領導政策,人民有不忍人之心,就會發出惻隱之心;藥師有不忍人之心,就能視病人如親人般關懷照顧他們。第二、「觀功念恩之心」,也就是觀察病人的功德,感念病人的恩德,「病」是藥師與病人的仲介平台,藥師經由投藥治「病」而使「病人」離苦得樂,病人因他的病痛給藥師服務的機會,藥師要生感恩之心,醫院像杯子,藥師如同水,藥師對醫院也要同生感恩心。第三、「同體大悲心」,黃俊傑先以佛教諸佛菩薩的度一切眾生大願、基督教的死而復活觀、佛教十二因緣的生命循環說明同體大悲心意義,若能「轉心」,將剛硬的心→柔軟的心,自利的心→利他的心,就沒有生命的障礙。結論,以一曲「相思樹」勉勵藥師們用愛心、信心提升台灣社會,開啟藥業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