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全台8百位醫師接生,十年後醫師荒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記者:  林芷揚
   日期:05月19日
 
   

 

 

 

近日產婦黃小姐因胎兒胎死腹中,控訴榮總婦產科醫師陳志堯醫療疏失的事件,吵得沸沸揚揚,醫病關係、「醫糾法」爭議、婦產科醫師人力吃緊等議題,再度浮上檯面。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閔照指出,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胎死腹中的風險原本就較高,若醫療環境持續惡化,10年之後台灣就會大鬧婦產科醫師荒。

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目前全國婦產科醫師約有2600人,其中有負責接生業務的約有800人,國內每年約有21萬名新生兒報到。根據衛福部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的申請件數,每年因為生產而導致母嬰死亡或中度以上障礙的重大事故案件,約60至70件。

整體來說,每名有負責接生的婦產科醫師,每人每年平均需接生約262名新生兒,相當於每人每個月接生約22名新生兒。另外,以上述申請生產事故的案件來算,平均約每11.4名醫師,一年就會碰到一個重大事故案例。由此可見,婦產科醫師壓力非常巨大。

婦產科醫師年紀大、城鄉差距大 未來恐出現醫師荒

近年來,醫療糾紛頻傳,逼得許多醫師出走,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閔照祕書長指出,如果醫療環境仍未改善,未來10至15年後就會出現婦產科醫師荒,尤其在產科的部分因為醫療糾紛多,人才短缺情形將更加嚴重。未來將會出現婦產科醫師年紀過大、城鄉差距也過大的問題。

現在的新加入婦產科醫師越來越少,黃閔照祕書照表示,10年之後現任的產科醫師年事已高,不適合接生,就會出現人力斷層的現象。另外,城鄉差距也令人擔憂,在醫師人數不足的情況之下,又都集中在都會區,使得偏鄉地區的醫療資源相當堪憂。

增加高危險妊娠產婦補助 醫師接生費用比例要有一定的保障

那麼,台灣究竟該怎麼因應婦產科醫師荒的隱憂?黃閔照祕書長指出,首先應該增加產科項目的健保給付金額,尤其是增加對高危險妊娠族群的補助。再來,醫院對於醫師接生的費用比例也要有一定的保障。24小時待命接生的工作相當辛勞,生活品質不佳,許多醫師望之卻步。因此,醫療環境必須改善,吸引更多婦產科醫師加入接生行列,人力吃緊的問題才可望好轉。

助產師納入保障 紓解接生醫師不足窘境

未來人力不足的問題,將如何獲得解決?引進國外醫師是否為可行辦法?黃閔照祕書長認為,還是應該以吸引國內人才為主,比如將法定可以接生嬰兒的助產師,也納入法令保障範圍,可幫助紓解婦產科醫師不足的困境。只要醫療環境改善,醫師、助產師還是能擔綱第一、第二線的接生工作,國外醫師則為第三線。

「生產風險補償條例」盼獨立立法 擁有穩定經費來源

至於目前擱置在立法院多時,遲遲無法三讀通過的「醫糾法」草案,受到許多醫界人士反彈,原本預計納入法條的「生產風險補償條例」也跟著延宕。「生產風險補償條例」的試辦時間已有3年,減少了7成的訴訟案件,成效不錯。

然而,黃閔照祕書長指出,由於只是試辦計畫,經費來源並不穩定;而且,此計畫必須要有醫療院所加入,才可能申請補償,若產婦在家中生產,但在外發生問題,並沒有辦法獲得補償。此外,該條例的試辦性質,意味著並非所有婦女都適用,也因為缺乏法源,計畫可能隨時終止。

因此,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贊成「生產風險補償條例」獨立立法,確實保障產婦與醫師的權益;另外,此條例並非為了責難醫師,而是為了提升醫療品質,黃閔照秘書長也期望落實「醫療行為除罪化」,減少醫師擔負刑事責任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