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泡湯喝酒臉紅,恐酒糟性皮膚炎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蘇湘雲
   日期:03月05日
 
   

 

 

 

這星期天氣不穩定,轉趨濕冷,有些人可能想泡湯、洗三溫暖,讓身體暖和一點,不過皮膚科醫師簡銘成提醒,泡湯、飲酒後,若出現長時間臉紅不退症狀,要小心可能是酒糟性皮膚炎作祟,過度泡湯或飲酒很容易導致病情惡化。

余小姐皮膚白晰,是個熱愛泡湯的上班族,每次天氣變冷就會邀請三五好友一同泡湯,有時一邊泡湯還會一邊品嘗清酒舒緩壓力,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因氣候關係,泡湯次數變得較為頻繁,結果泡湯後臉部開始出現潮紅症狀,但因數分鐘後便消退,便誤認為是湯屋悶熱引起,但每次泡湯或接觸酒精時,臉部潮紅的時間越來越久,紅疹情況也日益嚴重,嚇得她立即前往皮膚科求助,被診斷出是酒糟性皮膚炎,在經過藥物治療,加上避免接觸酒精、減少泡湯次數,目前她的皮膚情況已有好轉。

簡銘成醫師分析,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特別的皮膚病,患者原本就有酒糟性膚質這種體質,如果加上高溫、酒精等外在刺激,就可能產生酒糟性皮膚炎,這種疾病好發於三十到五十歲的成人,成因到現在仍不明,懷疑可能是體質、血管發炎或皮膚內的微生物所造成,一開始症狀是臉部容易潮紅,而在鼻子和兩頰間形成塊狀紅斑,雖然早期臉部發紅只是間斷性出現,但是最後會越來越頻繁,還會合併紅疹、毛孔粗大、膿皰和明顯的血管擴張。

酒糟性皮膚炎經常造成臉部乾燥、脫皮,有些患者看到皮膚出現異狀,以為是濕疹,就隨便使用濕疹成藥,但濕疹所使用的類固醇藥物雖然初期會讓血管收縮、症狀好轉,一旦停藥,症狀就會反彈、惡化反而使情況變得更糟,所幸近年來美國酒糟性皮膚炎協會提出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把酒糟性皮膚炎分為四種類型,第一型為紅斑,第二型為丘疹、膿皰,第三型為肉芽腫,第四型病灶出現於眼睛、眼皮,這讓皮膚科醫師更能準確診斷酒糟性皮膚炎。

簡銘成醫師提醒,酒糟性皮膚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治療,平常要做好防曬工作,勿濫信偏方延誤病情,多選用溫和、不會造成皮膚過度乾燥的非皂性清潔用品,避免過度飲酒或食用含酒精成份補品,同時也要減少泡湯、三溫暖次數,才能有效避免病情惡化,及早擺脫紅臉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