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心臟病患五項死亡風險因子

   資料來源: 台灣新生報
   記者:  蘇湘雲
   日期:02月18日
 
   

 

 

 

瑞典一項研究指出,心臟衰竭不但致死率頗高,且患者往往沒有得到應有治療。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ACC),研究人員認為,許多心臟衰竭患者只要讓心臟專科醫師依五項常見風險因子做評估,並及早接受積極治療,或許就能挽回一命。

 

及早接受治療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全世界大約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人有心臟衰竭問題,老年人口當中,則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出現心臟衰竭。這種疾病會造成死亡率飆升,且會讓生活品質變得很差。如果採用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改善心臟衰竭症狀,並降低死亡機率。但除了藥物治療,有些患者若能裝心臟節律器、接受心臟移植,治療效果就會大大提升,但很少人採用這些做法。過去有研究發現,一般內外科醫師醫治心臟衰竭患者時,較少讓患者接受上述積極的治療。

 

瑞典卡洛琳斯卡研究院、林雪平大學、斯德哥爾摩南部總醫院與卡洛琳斯卡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團隊以一萬名心臟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分析顯示,心臟衰竭患者若接受更好治療,便能降低死亡率。

 

死亡風險因子

 

此外,研究人員也訂出五項死亡風險因子,以做為評估標準,五項風險因子包括:第一、心臟打血功能變差。第二、腎臟功能欠佳。第三、血流量偏低。第四、患者沒有接受乙型阻斷劑治療。第五、患者沒有接受血管收縮素轉換酵素抑制劑(AC Einhibitors)治療。心臟衰竭患者只要有任何一項危險因子,死亡率就會升高,而裝心臟節律器等積極治療對這類患者較有益處。

 

專家意見

 

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所建議的護心原則,護心原則包括定期健康檢查、每天規律運動三十分鐘以上、注意卡路里含量、減少鹽分的攝取、不吸菸。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建議,平常飲食要最好符合一天五蔬果原則,睡眠也要盡量睡滿八小時,運動三十分鐘雖然是好事,但如果真的很忙,每工作一段時間也最好花十分鐘以上運動、活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