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腦傷抗癲癇,小心皮疹副作用

發表於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記者:林宜慧
   日期:9月9日
 
   

 

 

 

腦部外傷或腦部手術後可能引發癲癇發作,需使用抗癲癇藥物避免對腦部造成再次損傷,但部分抗癲癇藥物可能引發強烈副作用,反而得不償失。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戴世煌醫師表示,曾有一名50多歲的患者因車禍腦出血緊急進行開顱手術,腦部手術順利完成,並施以抗癲癇藥物成功控制癲癇發作,原預期2周可出院,未料藥物副作用竟引發史蒂芬強生症候群,不僅全身80%皮膚脫屑潰爛,甚至須轉入燒燙傷病房治療,多住了一個多月才出院。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李宜堅主任指出,癲癇是一種先天或後天因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在台灣盛行率約1%。後天產生的癲癇症,可能因交通事故、工傷、跌倒等顱腦外傷,造成腦部神經元過度或是不正常放電;神經外科顱腦手術如腦瘤切除等,也可能造成腦神經元受損,引發癲癇發作。

戴世煌說明,臨床上常會針對這些病人給予抗癲癇藥物,再視其是否有癲癇發作情形調整用藥。研究顯示,術後一周內進行投藥,可降低短期癲癇發作率達8成,若未發作即可停藥,否則需評估病情持續用藥。

然而部分舊型的抗癲癇用藥會產生如血壓降低、心律不整、皮膚發疹,甚至皮膚潰爛等副作用;戴世煌說,部分抗癲用藥為肝臟酵素誘導劑,可能造成肝功能缺損,也可能會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對於肝功能不好、年長或心肺功能及有特殊過敏病史等高危險群病人,更應特別謹慎用藥。

目前已有研究證實,傳統抗癲癇藥物對於體內有HLA-B1502基因陽性者,會產生皮膚不良反應;基於用藥及病人安全概念,患者需作基因篩檢,以確認不會產生強烈副作用。

戴世煌補充,相較於傳統藥物,目前健保給付的新一代抗癲癇藥物,已可大幅降低副作用,且減低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可能性。針對不同的癲癇種類及個別體質,應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並注意用藥的安全性,在「抗癲」之餘,也要讓病人免於難以忍受的副作用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