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上,多以辯證論治為原則,找出病因對症下藥,透過中藥材處方來調理體質,以達療效;台南胸腔病院中醫師楊正田指出,但許多民眾對於中藥有錯誤認知,認為中藥無副作用,因此多自行取得中藥材處方且任意服用,小心未達補身前已傷身。
楊正田進一步說明,不只中藥,不當飲食也可能會引起副作用,像是短期間大量喝水,易導致水中毒,或常大魚大肉,就恐會增加腎臟負擔等,何況中藥治療甚至細分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不同療法,民眾更應謹慎服用。
像是治療感冒初期頭痛、發熱等症狀的桂枝湯,若服用不當,恐會使患者因過度發汗,導致倦怠、小便難解等症狀,或為改善便秘,而服用麻子仁丸、承氣湯等中藥,若未適當控制用藥量,可能反而造成腹瀉,得不償失。
尤其正值冬天,許多民眾常會透過補藥或吃薑母鴨等方式祛寒強身,但要注意,包括體質偏熱、便秘或感冒等民眾應減少食用,才不會出現口渴、喉嚨不適等副作用,甚至導致病情加劇;楊正田呼籲,除了避免隨意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外,服用任何藥物時,應諮詢專業醫師的協助,針對個人體質,給予適當治療較為妥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