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醫師詹維軒表示,鼻竇是由覆有纖毛上皮的黏膜所構成的腔室,一共有四對,分別是額竇(在前額),上頷竇(在鼻腔外側),篩竇(在兩眼中間),及蝶竇(在鼻腔後上部)。
鼻竇的功能包括滋潤吸入的空氣,並濾除空氣中較大的雜質顆粒,使其無法到達下呼吸道。而表面的黏膜可分泌含有溶解酵素及免疫球蛋白等物質,能抵禦大部分的細菌入侵。
詹維軒醫師指出,鼻竇炎的成因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因鼻竇本身之發炎反應,如上呼吸道受感染或是過敏反應所引起。第二類則是機械性之因素、如鼻中隔變形、鼻甲過度肥大、腫瘤、外來異物、顎裂、後鼻孔閉鎖或狹窄、鼻道阻塞等。第三類即為系統性之疾病,如免疫不全者。
詹維軒醫師說明,一般以發病時間來將鼻竇炎分為二期:急性鼻竇炎是為發炎感染從一天至三星期,慢性鼻竇炎則指發炎感染長達三個月以上。
急性期之鼻竇的上皮變化通常還具可逆性,而慢性期的上皮變化已轉為不可逆性。也就是說,於急性期沒有治療或治療不完全時,而形成慢性鼻竇炎,產生上皮和粘膜都之不可逆性的變化,倘若不把這些病變的粘膜加以除去,則鼻竇炎就無法治癒。
詹維軒醫師提醒,眼睛和腦部是最接近鼻竇的重要器官,雖然鼻竇炎引發腦膜炎或腦膿瘍之情形目前已較少見,但眼睛卻很容易因鼻竇炎而有併發症產生。若即時處理,大部分還可以恢復正常,但仍有少部分因身體抵抗力差或發現得太遲而因此喪失視力,造成一輩子遺憾。
詹維軒醫師呼籲,不少人對於鼻竇炎的印象,認為不過會有流黃鼻涕、鼻塞等感冒症狀而已。但實際上除了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之外,急性鼻竇炎甚至會引起頭痛、牙痛、發燒、眼睛痠癢、臉頰脹痛及嗅覺變差等症狀,還需多加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