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位性皮膚炎服藥、藥浴、塗藥及食療調體質改善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
   日期:102年07月24日
 
   

 

 

 

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分四種類型。中醫師彭美婷表示,患者症候主要分為風熱;濕熱;脾虛濕盛;以及血虛風燥四大證型。可配合包括疏風清熱涼血;利濕清熱;健脾除濕;滋陰養血潤燥用藥調理。

彭醫師表示,中醫治療異位型皮膚炎的方法有內服藥,外洗藥浴、藥膏及食療法等。主要是改善患者虛弱的體質,強壯不足的臟腑功能。然後清洩鬱於肌表的標症;包括皮膚搔癢,紅疹,表皮變厚,變粗糙等症狀,有效的讓病情反覆發作的狀況獲得緩解改善。

彭美婷表示,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機轉相當複雜,常因為其他刺激誘發發病或再度惡化,建議儘量避免食用海鮮類及牛奶、雞蛋,及加工類食品,如香腸、泡 麵、火腿、起司等。中藥改善過敏體質的止癢茶,及藥浴建議至少一周2~3次。外用止癢藥浴法,材料可準備苦參、黃柏、蛇床子各1兩。做法為用白紗布袋裝入 藥材,水500C.C中火煮15分鐘,倒入澡盆中浸洗患處。

此外,醫師建議可飲用「止癢茶」,材料準備連翹、金銀花各10克,甘草6克,水500C.C。將上述藥材加入水中,中火煮10分鐘,三餐飯後飲用15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