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加入牛奶餵食 恐會降低療效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萬博超
   日期:99年07月23日
 
   

 

 

 

嬰幼兒就診中醫後,如何服中藥,成為不少家長的難題。北市聯醫中醫門診中心中醫師李彩鳳指出,臨床上有些家長將中藥泡在牛奶中以方便幼童服用,但顯然影響藥效;改採正常調水服用的方法後,藥效才得以顯現。

李彩鳳指出,由於中藥劑型、氣味的關係,有時可見嬰幼兒抗拒服藥,父母因而將中藥泡入牛奶中,但如此常影響中藥療效;醫師表示,中藥調開水後慢慢舀給幼童服用,比沖入牛奶中餵食理想。

過去少部分父母為了讓小孩把藥吃下去,甚至捏著鼻子強灌藥物,但醫師與藥師認為,此為錯誤方法,一不小心,過程中可能會使藥物嗆入氣管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有些父母則是將藥物混入牛奶餵食,這可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甚至因為牛奶沒喝完而導致藥量不足。

不少父母認為餵藥頗為麻煩,有些家長形容,餵藥時大人總是忙得滿頭大汗,小孩卻哭得聲嘶力竭,過程相當辛苦。

有些民眾為了讓小孩服中藥,在藥中加糖矯味,李彩鳳指出,如果患者有發炎問題,需要瀉熱去濕時,不建議隨意在中藥方劑加糖,但由醫師稍微酌加少量甘草矯味倒無妨。

李彩鳳指出,中醫認為過多的糖分易生痰濕,所以需要清熱、涼血,利濕者,不建議在中藥裡額外加糖;這些患者藉由中藥調整體質時,平常也該少碰糖。

中醫認為攝取甘甜食材過度,令人感覺脹滿。痰濕明顯的患者常見所謂「痰濕內蘊」,主見食慾旺盛,喜歡甜食,肢體常感沉重,怕熱,脈弦滑有力。

另外還有一常見類型為脾虛痰濁,常見臃腫、胸悶、倦怠乏力,舌苔白膩,脈細或細滑,這時多需要健脾利濕,去痰化濁來改善身體機能,必要時醫師處方可能加重利水去濕藥物,這類患者也不適合補充太多含糖的甜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