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重金屬.民俗療法未把關 衛生署遭糾正

發表於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記者:張德厚
   日期:99年03月23日
 
   

 

 

 

中藥要及民俗療法是廣為國人接受的治療方式,身體不適時,很多人會選擇吃中藥調理,腰酸背痛時去推拿一下,更是經常有的事。不過監察院近來調查發現,衛生署對進口中藥沒有建立把關機制,對中藥重金屬的限量標準又過於寬鬆,而對於推拿、拔罐等民俗療也沒有建立監督把關機制,以致於糾紛頻傳,因此通過 糾正衛生署,要求改善。

    ◎ 重金屬標準寬鬆 國人成次等國民

    監委程仁宏表示,以國內勝昌製藥廠生產的中藥濃縮製劑「血府逐瘀湯」為例,去年「血府逐瘀湯」在香港被驗出含鉛量超標遭勒令回收,但當時在台灣卻可以繼續販售,台灣民眾簡直成了「次等國民」。程仁宏:『我們國人是不是次等國民?為什麼香港下架回收的中藥,我們竟然在國內,民眾要吃別的地方都 已經下架回收的產品,我們國人難道是次等國民嗎?』

    監委指出,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對於中藥重金屬含量僅採總量管制,規定重金屬總含量在100 ppm內,就屬合法販售;相較於日本中藥製劑總重金屬的上限為30 ppm,中國大陸為25 ppm,台灣現行標準實在確過於寬鬆,而且衛生署甚至沒有對國人日常生活中常使用之紅棗、枸杞、人參、黃耆、菊花,訂定出重金屬的限量標準。程仁宏:『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訂定之中藥重金屬之限量標準失諸寬鬆,且多數中藥未訂定砷、鉛、鎘、汞等單一重金屬之標準,未能保障民眾健康。』

    ◎抽檢件數過少 進口中藥未把關

    監委調查後並發現,衛生署在96至98間度僅受理343件中藥重金屬檢驗,其中民代送驗就占180件,而且檢驗結果竟然都是沒有不合格者, 這和消基會在96年及97年檢測中藥含重金屬,不合格率1.3%及1.7%,檢驗結果有不小的落差。監委認為,衛生署中藥委員會,對中藥的檢驗件數實在太 少,而且國內的中藥大部分是由大陸進口,但衛生署也沒有對進口中藥建立把關機制,監察院除了要求衛生署應該加強檢驗市售中藥外,也應該在源頭、邊境就進行 管制,要求廠商在進口中藥時,檢附合法的檢驗報告或認證文書。

    ◎民俗療法問題多 糾紛頻傳

    除了認為衛生署對市售中藥把關不當外,監察院調查也發現,衛生署對於民俗療法欠缺把關機制。監委程仁宏:『有民眾去拔罐,居然拔到中風,有民眾去推拿,居然推到半身不遂,拔罐、推拿在衛生署是是屬於民俗療法,民俗療法衛生署居然公告不依醫療行為管理。』

    監察委員程仁宏、楊美玲調查後表示,衛生署以行政命令把民俗療法定位「非醫療行為」,這使得民俗療法不受管理,也導致傷害糾紛頻傳。監委指 出,中醫師如果要對病患推拿,就是屬於醫療行為,但是民俗療法人員實行推拿卻不屬醫療行為,衛生署也沒有提供從業人員正確的醫療資訊,這對民眾來說非常沒 有保障。監委程仁宏:『民俗療法也進行推拿,但是民俗療法進行的推拿,竟然不受醫療法的管理,正牌醫師進行推拿要管理,要醫師法的規範,但是民俗療法業者 進行推拿衛生署居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理。正規教育的醫師推拿都要管理了,民俗療法是很多師徒制、半路出師的,那民眾的安全、權益在哪裡?』

    ◎不宣稱療效就不管 欠缺管理機制

    監委楊美玲指出,只要民俗療法不宣稱有療效,衛生署就不會查處,衛生署沒有對民俗療法建立品質把關機制及監督管理措施,亟待檢討改進。楊美玲:『衛生署的基本的立場就是,只要沒有宣稱療效,他就不需要管,但是民俗療法的存在,是不是可以把它當作空氣?雖然他沒有醫療行為、沒有宣稱療效,但是 實際上有沒有跨過醫療行為的界線、有沒有宣稱療效,這個界線其實是很模糊的。能不能說,只要不是我認為醫療行為的行業,我就把你當成不存在,都不管理?』

    楊美鈴指出,歐美等國對於民俗療法這類行為都有完整規範,像英國的整脊師必須完成100到150小時的研究,每年還必須固定接受18小時的 訓練,美國有超過50個州開設500到1,000小時的相關訓練課程,加拿大和紐澳地區也有相關訓練課程,但是台灣卻沒有相關規範,他說,政府可以考慮漸 進式透過教育訓練將民俗療法納入技能檢定,來提升人員素質、區別業者的程度水準,讓民眾選擇民俗療法時,能有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