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位性皮膚炎,抗癢治則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記者
   日期:01月04日
 
   

 

 

 

異位性皮膚炎發作之後,常會成為許多人止不住的搔癢。執業中醫師涂尹嘉昨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先天正氣不足,加上後天外邪刺激所引起。台灣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大約是百分之三至十,許多都是從嬰兒時期就出現症狀,青春期部分患者逐漸恢復,但是也可能困擾一輩子。

涂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溼疹,剛開始皮膚出現紅腫、搔癢等症狀,有些地方出現乾燥、脫屑,想當然爾患者總是情不自禁去抓,抓破以後就會流血、流出組織液,甚至留下抓痕或結痂,而且容易遭到感染,感染後皮膚就變得更加脆弱,更容易被誘發異位性皮膚炎,如此不斷反覆發作,如同惡性循環一般。

異位性皮膚炎是由遺傳、環境因素所造成,根據門診觀察,患者常伴隨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性疾病,嬰兒通常會先出現在臉頰、頭皮,以及關節伸側,兒童則是分佈範圍比較廣,比較集中在肘彎、膝膕窩等關節屈側或是頸部,此時已經出現苔蘚化現象。

涂尹嘉指出,到了成人期,分佈與兒童差不多,但是皮膚苔蘚化更明顯,皮膚總是更粗、更厚,色素沉澱也更清楚。門診觀察患者的雙手可以發現,除了紅腫的部分之外,周圍皮膚都有粗糙脫屑的現象,還有地方破皮滲著組織液,新舊癢疹交替出現,就如同體無完膚的樣子,不但搔癢難耐,也讓年紀幼小的妹妹遭到同學異樣的眼光。

涂尹嘉醫師表示,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依急性期、慢性期分別用藥,配合針灸療法、日常保養,有助減少反覆發作的機會。

急性發作期以祛風、利溼、清熱除外邪為主,常用藥方包括消風散、溫清飲、龍膽瀉肝湯等;慢性期則以健脾利溼,養血潤燥為原則,常見中藥方劑包括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當歸飲子等,臨床上,常見患者多種症狀混合出現,治療時必須隨時視病情調整用藥。

涂尹嘉醫師指出,針灸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常用曲池、合谷、血海、陰陵泉、三陰交等穴道,其中,曲池穴可以疏邪熱、利關節、祛風溼、調氣血,穴道位在手肘折彎時中點的位置;合谷穴可以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穴道位在虎口併攏肌肉凸起最高處。

血海穴可調血養血、宣通下焦,穴道位在對側手掌蓋住膝蓋,拇指尖部指到的地方;陰陵泉穴可運中焦、化溼滯,穴道位在小腿內側上端,脛骨轉折凹陷處;三陰交穴可以補脾土、助運化、通氣滯、疏下焦,穴道位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四根手指頭,也就是在脛骨後方。

日常保養須勤擦乳液保溼,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刺激性物質,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皮膚不能過度清潔,也不可用過熱的熱水洗澡。家長也需在治療過程當中,耐心陪伴並引導孩童配合醫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