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異位皮膚炎 多因風熱、溼熱、脾虛溼盛、血虛風燥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李叔霖記者
   日期:05月02日
 
   

 

 

 

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皮膚病,患者皮膚常會搔癢難耐。執業中醫師盧彥芝昨表示,傳統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分為風熱、溼熱、脾虛溼盛、血虛風燥,配合針灸、外敷中藥,透過綜合治療改善症狀。

盧醫師指出,若是風熱型患者,常見症狀以皮膚紅疹為主,泛發全身、劇烈搔癢、常抓破皮出血、滲出液不多、舌紅、苔薄白或薄黃,適合使用涼血袪風的中藥材,比如荊芥、防風、蟬脫、牛蒡子、生地、生石膏、木通、苦參、知母、金銀花、黃芩加減。

若是溼熱型患者,常見皮膚紅斑水瘡、滲出液淋漓、或有糜爛結痂、奇癢難忍、或是癢痛兼作,伴隨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適合使用清熱利溼的中藥材,比如黃柏、黃芩、山梔、地膚子、生薏苡仁、茯苓、夏枯草,滑石、蒲公英、金銀花、紫花地丁。

脾虛溼盛型患者常見皮損色暗、水泡及滲液、大便溏薄、容易疲倦、胃腸脹氣、舌淡、苔薄白或膩,適用健脾除溼藥材,如黨參、白朮、茯苓、蒼朮、豬苓、薏苡仁、白蘚皮、陳皮、厚朴、木香。

若是血虛風燥型患者,常見皮損乾燥、粗糙、脫屑,而且搔癢劇烈,皮膚色素沉著或苔蘚樣、舌淡、苔薄,適合使用養血袪風的中藥材,比如當歸、川芎、生地、赤芍、白蒺藜、薏苡仁。

盧彥芝醫師指出,配合滎穴放血或取大椎、風市點刺放血,再針曲池、血海、三陰交,其中,取滎穴放血可以清心安神、泄熱涼血,大椎點刺可以清熱解表,風市點刺主治全身搔癢,針曲池得以清熱、燥溼、除癢,針血海能夠健脾化溼、調經統血,針三陰交能夠健脾利溼、兼調肝腎。

外敷中藥常用收斂除溼、止癢、清熱消腫、抑菌止痛、養血潤膚等藥材,常見如蒲公英、黃連、黃柏、青黛、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牡丹皮、紫草、馬齒莧、薄荷、冰片、苦參、蛇床子、土茯苓、白蘚皮等。

患處皮膚紅腫糜爛、滲液,適合外敷黃柏、青黛、冰片,有助清熱消腫、收斂滲液;如果局部乾燥脫屑,適合塗抹紫雲膏,所含紫草、當歸,有助涼血清熱、活血潤燥,可以改善局部循環,修復損傷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