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治療腳踝扭傷,未妥善變習慣扭傷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日期:11月18日
 
   

 

 

 

腳踝扭傷為常見的運動傷害,其中尤以青壯年居多。中醫師曹永昌表示,這種損傷相當常見,傳統中醫稱為踝縫傷筋,包括踝部韌帶、肌腱、關節囊等軟組織損傷,但主要是韌帶損傷,如果受傷時未妥善治療,很可能變成習慣性扭傷。

曹醫師指出,從身體構造上來看,踝關節是由脛骨下端和距骨滑車所組成,脛骨下端內側向下的骨突稱為內踝,後緣稍向下突出稱為後踝,腓骨下端外側向下稱為外踝;外踝細長,較內踝長約一公分,位於內踝後約一公分。三踝構成踝穴,共有六個關節面。

脛腓骨下端被堅強有彈性的骨間韌帶、下脛腓前、後韌帶及橫韌帶連接在一起,如此可望保障踝關節穩定。踝關節周圍有許多肌腱,卻缺乏肌肉和其他軟組織,前面有脛前肌腱和伸拇、伸趾長肌腱,後面主要為跟腱,內側有脛後肌腱、屈拇和屈趾長肌腱,外側有腓骨長、短肌腱。

踝關節的主要功能是屈伸活動和持重,當踝關節背伸時,腓骨就會外旋上升,同時向後移動,踝穴相應增寬以便容納較寬的距骨體前部,這時下脛腓韌帶相應緊張,距骨關節面與內外踝關節面緊密相貼,此時踝關節較穩定。

不過,當足部跖屈時,距骨體較窄部分逼入踝穴,腓骨就會內旋下降同時向前移動,踝穴相應變窄,雖然距骨與兩踝關節面相接觸,但此時下脛腓韌帶鬆弛,踝關節相對不穩定,很容易發生腳踝韌帶扭傷,尤其是對於外側副韌帶損傷而言。

腳踝扭傷雖是小傷,但嚴重時可能造成骨折。曹永昌表示,腳踝關節扭傷多半是行走不慎,比如踏在不平的路面上,或是騰空後落地時,足部受力不均,進而導致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最後造成踝關節扭傷,導致局部關節腫脹、疼痛。

曹醫師指出,根據踝部扭傷時足部所處位置不同,還可分為內翻損傷、外翻損傷兩種,其中尤以跖屈內翻損傷最多見,跖屈內翻扭傷時,多半造成踝部外側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損傷,距腓後韌帶損傷較少見;外翻扭傷多半損傷踝部內側三角韌帶,但由於三角韌帶較強韌,一般不易造成韌帶損傷,而是可能發生內踝撕脫骨折。

如果踝關節的內翻、外翻及旋轉活動超過踝關節正常活動範圍,以及韌帶維繫能力,首先將造成韌帶撕裂傷或韌帶附著部位撕脫骨折,如果關節附近脂肪組織及斷裂韌帶嵌入關節間隙中,則使關節腔內及皮下產生瘀血,韌帶全部斷裂時可能合併踝關節脫位。

臨床上,患者多有明顯外傷史,損傷後局部疼痛,輕微傷者可見局部腫脹,嚴重傷者則整個踝關節都會腫脹。此外,由於踝部軟組織較少,損傷後常可引起局部血管破裂,皮下瘀血明顯,尤其是傷後二到三天,皮下瘀血青紫更明顯,這時病患會有跛行、走路時患足不敢用力著地、因為損傷部位疼痛而導致關節活動受限等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