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保健》會養生活百歲,慢性病少來磨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陳敬哲
   日期:10月16日
 
   

 

 

 

近日研究發現,各過百歲人瑞數目都在增加,除醫療科技進步協助外,他們自己的良好生活作息,讓自己大幅降低慢性病侵擾,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風險都低,最重要關鍵就是良好生活作息,然而如果生活習慣不佳,讓慢性病影響不斷加重,雖然有醫學能維持生命,生命品質卻大不如前。

打疫苗降低傳染病風險

肺炎是長者健康重大威脅,年長者由於抵抗力低下,任何輕微感染都可能變成嚴重疾病,然而最近衛生單位不斷呼籲施打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就是希望能降低肺炎發生風險,讓肺炎發生率可以緩慢受到控制,然而非傳染病影響,越來越顯得重要,心血管疾病就是很大風險。

中風影響生活品質

心血管疾病發生原因大部分和生活有關,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酗酒、抽菸等,都會導致心臟血管傷害,尤其阻塞性腦中風發生,雖然可以使用藥物疏通血管,但是受傷的腦部組織很難回復,假如影響層面太廣,不論是心理或生理都可能有重創,最嚴重恐導致癱瘓,剩餘生命必須完全仰賴他人協助。

遠離危險因子

高風險飲食、抽菸、飲酒、未控制標準體重、高血壓,是目前最長見的慢性病因素,其實藉由專業幫助與抑制力堅持,可以讓自己遠離危險因子,首先一定要養成運動習慣,搭配正確飲食觀念,讓體重可以降低到正常,藉由醫療專業戒除菸癮與酒隱,都能有效降低血壓,遠離慢性病風險。

專家意見

榮新診所老人醫學專科醫師潘俊伸表示,曾有研究發現,沒有外在因素傷害,單憑基因推估,人類可以存活約120年,但目前環境有太多污染物質,加上生活習慣不佳,就算現代醫學拉長實質壽命,卻加大慢性病威脅,趁早控制身體狀況,可以控制損傷或罹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