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一直有悶塞感,時間超過兩週,很可能是「耳咽管功能障礙」惹的禍。林口長庚兒鼻喉科醫師趙偉傑表示,由於耳咽管就在鼻腔的正後方,感冒、過敏的鼻黏液或是黏膜水腫,很容易堵塞耳咽管,造成耳內壓力失調,產生悶塞感。另外,嚴重的胃食道逆流,也可能高到鼻腔,部分耳咽管功能障礙導致耳朵積水的患者,耳內甚至可以找到胃的幽門桿菌。
26歲的詹小姐耳朵的悶脹常常持續好幾天都不會好,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才發現耳咽管因為長期鼻過敏導致黏膜水腫阻塞。
林口長庚耳鼻喉科醫師趙偉傑說:「耳咽管就在鼻腔的正後方,就是在鼻咽的側面,過敏因為黏液很多,會造成黏液的阻塞、黏膜的水腫,胃酸逆流也是一樣,最高可以高到鼻腔這邊,都會有胃酸的破壞,有些耳朵積水的病人,我們甚至可以找到胃的幽門桿菌。」
趙偉傑表示通常會先開立藥物,解決鼻過敏或是胃酸逆流等狀況,如果吃藥後仍然無法改善,就必須以手術治療。「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是目前最常用於治療「耳咽管功能障礙」的手術。主要是在耳膜上切開一個小洞並卡入通氣管來維持耳內與環境壓力的平衡,由於術後耳朵不能進水,半年或一年通氣管就會脫落,必須要再進行手術更換,可能因此導致耳膜穿孔。新型的「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是在耳咽管中置入氣球,將阻塞部位撐開,改善的效果都可以維持一年以上。
趙偉傑建議,如果感到耳悶,可以先吞三下口水或是打哈欠,讓耳咽管能夠開啟平衡耳壓。如果持續兩週仍無法改善,或是明顯的聽力減退,就應該儘速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