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兒茶的來源與品質(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91期)
   記者:  桃園長庚醫院中藥組藥師 洪儷玲
   日期:10月27日
 
   

 

 

 

兒茶又名為孩兒茶、烏爹泥、烏壘泥、烏丁泥;具有收濕斂瘡、生肌止血、清熱化痰、生津止瀉…等作用,是一種止血、消炎、收澀藥。臨床上常與其他藥物配合外用於濕疹、口腔潰瘍、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瘡瘍癰腫,如:吹喉散、金瘡膏、《醫宗金鑑》腐盡生肌散…等外用藥,較少用於內服藥。明朝藥學著作曾對其來源及應用做了註解,《本草綱目》:「烏爹,或作烏丁,皆番語,無正字」、「烏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羅、老撾諸國,今雲南等地造之」、「清膈上熱,化痰生津,塗金瘡、一切諸瘡,生肌定痛,止血,收濕」。《本草經疏》:「烏爹泥,今人多用於外治,內服甚少」。1、2

一、基原

臺灣中藥典第二版,兒茶藥用基原同時收錄豆科金合歡屬兒茶Acacia catechu(L.)Willd.及茜草科兒茶藤Uncaria gambir Roxb.,而中國藥典2010年版僅有豆科金合歡屬兒茶去皮枝幹水煎煮濃縮之乾燥浸膏;日本藥局方第十五版兒茶(阿仙藥Gambir)則是茜草科兒茶鈎藤帶葉嫩枝經水煮濃縮之乾燥浸膏。

二、炮製

1. 豆科兒茶剝去樹皮後的枝幹,砍成碎片加水煎煮8小時,過濾後再濃縮成浸膏,待冷卻後倒入特製模型中,乾後即成黑褐色具光澤,質硬易碎的不規則或方塊狀浸膏;商品又稱為黑兒茶、兒茶膏,主要產地於中國雲南,廣西也有少量栽培。2、3、4

2. 茜草科植物兒茶鈎藤的帶葉嫩枝,入銅鍋加水煮沸6~8小時,須經常攪拌,使葉破碎,待葉變黃色時取出,將浸出液過濾後再濃縮成浸膏,待冷卻後切成方塊狀,質地鬆脆無光澤,斷面具粉性;商品又稱為方兒茶、棕兒茶,主要產地於緬甸、印度、印尼1、2。

三、成分

1. 兒茶膏(豆科兒茶)已知成分:兒茶鞣質20~50%、兒茶素(catechin,CA)2~20%、表兒茶素(epicatechin,EC)、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黏液質、樹膠、蠟、脂肪油等。1、2

2. 方兒茶(茜草科兒茶藤)已知成分:兒茶鞣質24%、兒茶素30~35%、表兒茶素、槲皮素、兒茶螢光素(gambirfluorescein)、棕兒茶生物鹼(gambirine)、兒茶鈎藤生物鹼A、B、C、D、E(roxburghines A、B、C、D、E)、鈎藤鹼(rhynchophylline)、異鈎藤鹼(iso rhynchophylline)等。1、2

3. 成分鑑定與分析:兒茶素和表兒茶素為兒茶之指標成分,臺灣中藥典規範兒茶所含的兩者總含量須大於21%;多位學者以高效液相層析儀分析臺灣市售兒茶的指標成分含量,結果:兒茶粉末狀及方塊狀飲片檢品,其兒茶素和表兒茶素總含量分別為30.91±8.70%及51.30±22.86%(表一)5、豆科及茜草科的不同基原兒茶,兒茶素和表兒茶素總含量非常相近分別為28.58±5.33%及 28.33±3.32%(表二)

4、不同產地兒茶的兒茶素和表兒茶素總含量有很大差異性(表三)。6

(待續)

參考資料

1. 高本釗:中藥大辭典。新文豐出版社1981。
2. 中藥鑑定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3. 彭建明、崔恩忠、張勇:西雙版納產兒茶藥材兒茶素含量的測定。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007;28(2):37-39。
4. 王鋼力、于健東、田金改、張繼:兒茶藥材化學成分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兒茶中兒茶素和表兒茶素的含量。藥物分析雜誌1999;19(2):88-90。
5. 吳麗娟:市售四十種中藥材化學規格及兒茶與青黛主成分含量測定之研究。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研究所藥學碩士論文1996。
6. 潘燕、高明、劉占岭:不同產地兒茶的質量比較研究。遼寧中醫雜誌2012;39(9):1821-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