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一場精采的老化議題座談

發表於

   資料來源: 藥師週刊(第1885期)
   記者:   藥師陳淑謐
   日期:09月15日
 
   

 

 

 

9月1日在泰國曼谷舉辦的世界藥學會(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Federation, FIP)年會,我們幾個從未參加過此盛會的社區藥局藥師興奮的在會場內仔細聆聽講者的精采演說。

其中一位來自加拿大的Mohammed Abdel-Fattah精神科醫師,經典開場白「The more we live, the more we have disability」。他首先敘述急劇的老化速度及老化後的生理變化,導致藥物在藥動(PK)、藥效學(PD)上的差異;同時提及一位擁有70年快樂婚姻歲月的90歲高齡婦(富)女,於先生去世後2年開始吃第一顆藥Aricept 10mg/天,之後的多位醫師為了解決多種藥物所引起的多種症狀,陸續開了許多藥物(最後林林總總列滿了整張投影片,全場嘩然)這位原本就是他自己的病人,他自嘲自己也是開藥者(兇手)之一,於是為了解決病人及家屬所面臨的無奈,他和加拿大藥師聯手合作找出所有藥歷檔案,重整歸類後開始減藥,就在停藥後許多症狀也跟著神奇消失了。會後,高雄市藥師公會社區藥局委員會主委黃芬民向講者提問「何時我們才要放手,停止用藥呢?」Mohammed表示,這個提問思考的核心,要一開始就先與病人及家屬共同討論是要生活品質(life quality)還是要長壽(life longevity)?當決定好方向時,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另一位講者是小兒科醫師Sven Stegemann,整場演講將所有繁複的統計數據化為一張又一張清楚明白的簡圖,切入微觀人因工程Microergonomic vs.宏觀人因工程macroergonomic論點,指出有別於兒童的年輕專人照顧者(媽媽、保姆)、藥少價高、專用劑型(兒科水劑)、單一疾病男女差異不大、各項器官健全運作;老人則是獨居且有時伴隨失智、藥品多項但單價低廉、沒有專屬劑型/劑量、口水少又要吞膠囊…,男女疾病差異日漸加大,多病且心肝腎受損。因此,迫切提出老人用藥議題-須有專用劑型及劑量,需要多科整合,需要專業照顧者。自病人、照顧者、醫療提供者、環境、老人教育等不同範疇著眼,愈早介入愈早減少失能或過早死亡(premature death)。接著,來自美國的與會者提出,何時才能有老人專用劑型?他哈哈大笑說,2050年吧!因為,所有已上市的藥品,應該沒有藥廠願意回頭重新評估老人的臨床試驗!雖然挫折,但仍鼓勵所有與會者,現在是藥師覺醒過來介入老人用藥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