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子宮頸癌,孕婦產後第1件事情,請別忘記施打疫苗!根據台灣母胎醫學會調查,受分娩時子宮頸口外翻影響,產婦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風險,高出一般未曾生育女性2倍,尤其是高致癌性的HPV第16型病毒,感染風險更是達到6倍。
奇美醫院婦產部郭恬妮醫師表示,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罪魁禍首,當孕婦生產時,身體會出現一些變化。分娩時子宮頸口會造成外翻,而每1次懷孕分娩,都會讓子宮頸口愈來愈外翻,而這一個區域卻偏偏是人類乳突病毒最易侵犯的位置。
人類乳突病毒 經接觸傳染
事實上,人類乳突病毒目前已鑑定出超出120種型別,其中約40種主要經過性接觸而傳染。在此當中,有13型可能會導致子宮頸癌,其中最惡名昭彰的即是第16型與第18型,約有70%的子宮頸癌與這2類有關。
而非致癌型HPV則可是一樣會造成皮膚上或黏膜上的病變,如生殖器疣,主要是第6及第11這兩型所引發,大概占90%;人類乳突病毒除了造成子宮頸癌之外,也是許多其他癌症的原凶,如陰道癌、外陰部癌、陰莖癌還有肛門癌都有關係。
子宮頸腺癌 需雙重防護
郭恬妮醫師強調,子宮頸癌主要分為鱗狀上皮癌、腺癌2種。其中,子宮頸腺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原因在於子宮頸腺體通常位於較深層的子宮頸組織,較難透過傳統抹片方式發現;因此,除了定期進行抹片檢查之外,更應施打子宮頸疫苗,以達到雙重防護的效果。
目前HPV疫苗有4價、2價可供選擇,2者差異上,4價疫苗是針對16、18與6、11型等4種人類乳突病毒(HPV);至於2價疫苗除了可針對HPV16、18型之外,對於HPV31、33、45型也有保護的功能,且其抗體量及防護時間都較4價來的高。
產後注射疫苗 永保安康
針對產後婦女,建議可考慮在出院前施打子宮頸疫苗,且應特別注意產後4到6週的回診時間,若惡露已經排乾淨,則建議一併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並施打子宮頸疫苗第2劑;且無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皆可施打疫苗,哺乳的功能及疫苗的效期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若在施打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已懷孕了,只要暫停施打並待產後回診,再與醫師討論繼續施打的時間、完成接種即可;更重要的是,子宮頸疫苗不能取代抹片檢查,只有透過雙重的防護,才能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