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癌症治療副作用多,中醫能扮演何種關鍵腳色?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記者:  陳承璋
   日期:08月19日
 
   

 

 

 

對於癌症病患,最害怕的莫過於在進行各種放療或化療所帶來的各種副作用,而為了減輕各種副作用對身體的摧殘,部分民眾則會選擇利用中醫與西醫合併的方式,來補足西醫的不足,以達治療的最佳化,也因此,中西醫整合門診,則在許多醫院的癌症治療中,相繼催生而出,但中醫能替病患達到那些治療的效果,民眾很可能還一知半解。童綜合醫院中醫科吳景崇醫師提出以下中醫在治癌領域所扮演的腳色。

吳景崇指出,癌細胞一直在分化中,進行癌症中西醫互補療法的時間點,愈早愈好,能夠抑制腫瘤分化,同時提升自體免疫能力,適合中醫進入有四個時間點,手術前準備;手術後調理;化、放療期間,增加化療及放療的效果,減輕化放療產生的副作用;與癌症和平共存處,進入慢性疾病長期調養。

中醫藥治療的標的,以乳癌為例指出,早期乳癌(零至三期),治療以痊癒為目標,且大多可痊癒。至於轉移性乳癌,則是以延長生命、解除症狀為目標所進行的緩和醫療。

此外,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將原本患者化療常出現的不適,如,食慾不振、口乾、掉髮、體重減輕等問題,以及放療中常出現的口乾等症狀減輕到最低,讓患者能順利完成整個療程,發揮放化療的最大療效,也更有信心迎向下一項治療的挑戰。以下列出中醫所辦眼的治癌關鍵腳色:

1)體重減輕、惡病質/臨床表現為消化功能障礙、體質消瘦、乏力、貧血及機體功能衰弱。臨床顯示中藥對增加和穩定體重、改善食慾以及活動能力指數的提高具有相當療效,中藥以健脾益胃藥如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等,可改善惡病質狀態以提高生活質量。

2)化療時的骨髓抑制所造成白血球低下/白血球低下不但增加患者感染的危險,也使得患者的療程中斷,是病人與醫師都不願意見到的問題,而中醫透過常用的四君子湯系列,常可以避免血球降低。

3)化療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掉髮/這是患者在療程中常出現的不適症狀,也讓患者視下一階段的療程為畏途,中醫可透過調理胃氣的方式改善嘔惡納呆;也可用當歸、雞血藤等糾正脫髮,讓患者更有信心接受其他的治療。

4)放療時口乾、口腔炎、呼吸道發炎、腸胃問題/中醫常用金銀花、生石膏等改善炎症反應;有些中藥富含微量元素,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減輕放射性損傷,促進愈合。

5)放療後局部皮下纖維化、牙關緊閉/造成患者生活上極大的不便,中醫可透過局部處理或併用活血化瘀軟堅中藥加以改善,但是必須及早治療才能取得較佳的效果。

6)癌性疼痛/使用嗎啡、可待因等麻醉性的止痛藥又常會使便秘的情況加重,中醫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使用活血化瘀藥物、舒經通絡的蟲類藥物、補益類中藥以及針灸處理,臨床上對於止痛可以達到相當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