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特蒐》遺忘:大腦保護機制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萬博超
   日期:03月25日
 
   

 

 

 

人總是遺忘一些事情,這可能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

有些人擁有圖像式的記憶,不會忘記非常細節的事務,但有這類「天賦」的人常不覺得有太多好處,重複想起一些事情的細節對有些人來說反而痛苦。

不過,真正擁有圖像式記憶的人寥寥可數,專家認為可能是演化過程中大部分人類自然發展出會遺忘的能力。人腦自動清空不重要的記憶,如果這個機能受影響,大腦反而易出現紊亂。

人類大腦只儲存必要的資訊,其餘的資訊會隨著時間而被遺忘。科學家發現在分子生物學層次,msi-1蛋白調控記憶喪失。這個蛋白與大腦中突觸連接的功能有關。在大腦中信號從一個神經元被傳送至另一個神經元。瑞士巴塞爾大學研究團隊發現這個可調控遺忘過程的分子,研究結果已發表於科學雜誌《細胞》(Cell)上。

研究人員發現人類腦部內有不同的機制,一種蛋白可刺激神經突觸生長,有助維持記憶;另一方面,msi-1蛋白抑制這些突觸的穩定性,加速記憶刪除。兩種蛋白之間維持平衡對於記憶儲存相當重要。換言之,大部分健康民眾的記憶儲存與喪失處在微妙的平衡狀態。

藉由嗅覺實驗,研究人員分析缺乏msi-1蛋白的線蟲學習能力。實驗顯示這些線蟲擁有一樣的學習能力。然而隨著實驗時間的延長,科學家們發現缺乏這個蛋白的線蟲不容易遺忘。

為了維持正常腦部功能,人類大腦不僅要有儲存能力還要遺忘,這是一項自然的生物機制:通過刪除記憶將不必要的資訊去除,神經系統得以維持正常。破壞此過程可能導致嚴重的精神疾病。相對來說,也有科學家思考msi-1蛋白與阿茲海默症的關聯,試圖進一步研究,從中思考治療方法。

記憶儲存有其自然機制,精神科醫師黃名琪指出,如果接觸有害物質,中樞神經出現異常,就會呈現為記憶力退化、思考與反應遲緩、情緒或精神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