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白芍飲片芍藥含量因素探討(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801期)
   記者: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藥局 鍾瑩慧 藥師
   日期:
 
   

 

 

 

 

一、前言

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乾燥根。夏、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頭尾及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或去皮後再煮,曬乾。味苦、酸,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中 止痛,斂陰收汗等功效,臨床上用於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台灣傳統藥典及2010年中國藥典對白芍指標成份 芍藥(Paeoniflorin)的含量規範為:藥材含量不得少於1.6%,飲片含量不得少於1.2%。

白芍的主產地有安徽(亳州)、浙江(磐安)、四川(中江)、山東(菏澤)等地,其中以安徽亳州為道地藥材主產區。對於白芍的飲片與原藥材品質情 形,2009年時學者購入22組不同來源產地的樣品(包含飲片與原藥材),分析芍藥的含量(表一),結果顯示白芍飲片的品質多數低於藥典規範。1影響白芍 芍藥含量的因素,主要可分為採集與炮製,採集方面又可分為月份與年份。

二、採集

學者分析2008年同一產地不同日期採收的4年生亳白芍原藥材,結果呼應白芍夏、秋二季採挖的合理性(表二),且夏季採挖的芍藥與白芍總含量最高。2

另研究以同一品種、同一採收時間的不同生長年份亳白芍,分析芍藥含量(表三),結果顯示芍藥含量六年生最高、一年生次之,但因為六年生白芍會有部份根莖木 質化與空心的情形,而一年生白芍的產量低又多為4等白芍,四年生白芍多為3等白芍,五年生白芍多為1~2等白芍,建議白芍的最佳採收年份為五年。3

 

參考資料

1. 劉靜靜、劉曉、蔡皓等。對市售白芍飲片芍藥含量低于中國藥典標准的深入探討。藥物分析雜誌 2010;30(10):1817-1821。
2. 金傳山、蔡一杰、吳德玲。不同采收期亳白芍中芍藥與白芍總的含量變化。中藥材 2010;33(10):1548-1549。
3. 王甫成、時維靜。不同采收年限亳白芍中芍藥含量的變化。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2011;17(23):51-53。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