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學堂:茯苓四兄弟

   資料來源: 藥師週刊(第1854期)

   記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藥局藥師 張美玲

   日期:02月10日

 

 
 

 

 

 

《本草綱目》記載:「茯苓,蓋松之神靈之氣伏結而成,故謂之茯靈也。」晉朝葛洪在他的《神仙傳》中就有「老松精氣化為茯苓」的說法;其實,茯苓是寄生在松根上的真菌,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菌核,呈球形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菌核內部呈白色者稱白茯苓,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者稱赤茯苓,茯神為菌核中間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其松根稱茯神木,茯芩的外皮稱茯苓皮,以上藥物均源於茯苓的菌核,因藥用部位不同,其功用亦有差異,傳統認為白茯苓偏於健脾,赤茯苓偏於利濕,茯神偏於安神,1說明如下:
 
一、茯苓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菌核,多寄生於松樹根上,有天然野生與人工培植者;採挖堆置發汗後攤開曬乾,再行發汗、晾乾,如此反覆3~4次,最後曬至全乾;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主要功用:1.利水除濕,用於各種水腫,偏於寒濕者多與豬苓、白朮、澤瀉等同用如五苓散《傷寒論》;偏於熱濕者可與滑石、阿膠、澤瀉同用,如豬苓湯《傷寒論》;若脾腎陽虛水腫,可與附子、生薑同用,如真武湯。2.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神不寧,多與黃耆當歸、遠志同用,如歸脾湯,4若水氣凌心之心悸,與桂枝、白朮、生薑同用,如茯苓甘草湯。3.若脾胃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常與人參、白朮、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湯,1若脾虛停飲,常與桂枝、白朮同用,如苓桂朮甘湯。若脾虛濕瀉,可與山藥、白朮、薏苡仁同用,如參苓白朮散。臨床上使用時,茯苓若切成塊,因水份很難滲入內部,煎煮時不易煎透,故必須切成薄片或捏碎,方能煎透,提高療效。2、3
 
二、茯神
 
始載于《名醫別錄》,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經,功能寧心、安神、利水,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茯神平,其氣味與性應是茯苓一體,茯苓入脾腎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故茯神長於寧心安神,可用於失眠多夢驚悸等症,然茯神與茯苓是有差異的,不帶茯神木的菌核不能替代茯神。3
 
三、赤茯苓
 
顏色淡紅,味甘,入心、脾、胃、肺、腎經,長於寧心安神,利竅行水、清利濕熱,專瀉心、小腸、膀胱濕熱,用於治療心煩不寧、小便短赤、淋漓不暢、瀉痢。然性偏寒涼,雖長於清利濕熱,而健脾補中之力不及白茯苓,陶弘景曰:「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1、5《本草經疏》記載:「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補心益脾,白優於赤,通利小腸,專除濕熱,赤亦勝白」。故赤茯苓可用於溼熱蘊結所致的小便熱痛、淋瀝不暢等之熱淋、血淋,如五淋散《和劑局方》。
 
四、茯苓皮
 
載於《本草綱目》,為茯苓菌核的外皮,味甘淡、性平與茯苓同,功能利水消腫,用於面目四肢水腫,小便不利,能專行皮膚水濕。5《中國醫學大辭典》謂:「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氣,勝似大腹皮」。如《中藏經》記載主治脾虛濕盛之皮水的五皮散,方中以茯苓皮利水滲濕,兼健脾運濕。4
 
參考資料
 
1. 顏正華 中藥學 台北:知音出版社1991;P.332~336、P.186。
2. 徐樹楠、牛兵占 神農本草經中醫精典通識 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P.41~42、 P.92~93。
3. 童承福 台灣常用中藥材炮製實務彙編 台北:文興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11;P.150~152、P.159~160。
4. 王綿之、許濟群 方劑學 台北:知音出版社2001;P.231、P.234~238、P.260~262、P.503~510、P.513~519。
5. 謝文聰、童承福、郭昭麟 輕鬆認識中藥 台中 中國醫藥大學 2008;P.7~10.P.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