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抗大腸癌利器!基因定序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 華人健康網
   記者:  張世傑
   日期:02月06日
 
   

 

 

 

大腸癌末期患者,常面臨抗癌用藥副作用,以及是否要保留肛門的困擾。醫師指出,目前可考慮接受「基因定序模組檢測」,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化療、標靶藥,且對症下藥幫助延長生命;另外,對於「低位直腸癌」患者,則可使用腹腔鏡或是達文西立體微創術,保留肛門。

 

血便如洩洪 大腸鏡揪直腸癌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郭立人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是國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且有年輕化趨勢。門診中常發現,有許多患者因輕忽血便以為是痔瘡,而延誤治療,因此提醒民眾若併有痔瘡、潰瘍或胃出血者,即使經抽血、指診、糞便潛血檢查都正常,也莫疏忽做大腸鏡檢查。

 

基因定序緩解副作用 併保肛手術

 

1名43歲的賴先生,去年3月,開始感覺胃悶痛,排便大出血長達1個多月,遂至門診求治,醫師指診發現直腸有個2公分潰瘍,初步懷疑是造成血便原因,但為求謹慎起見,堅持安排病人做大腸鏡,經病理切片證實為直腸癌第3期。

 

之後醫師建議病患採用「基因定序」,利用病人自己的基因,緩解放射及化療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讓癌症治療順利進行,同時建議接受達文西立體微創手術以「括約肌間分離併肛門保留」術式(保肛手術),切除直腸腫瘤,成功保留肛門,並於術後13天順利出院。

 

基因定序 大腸癌反應率逾6成

 

郭立人醫師強調,北醫附院自2年多前開始發展大腸癌抗癌藥物及標靶藥物的基因定序,利用病人自己的基因分析,來比對不同藥物的有效程度及可能產生副作用的程度,提供醫師選擇抗癌藥物。事實上,部分基因與大腸直腸癌治療藥物相關,若先基因定序,治療效果較佳,但健保未給付該篩檢,患者可依需求評估。

 

以大腸癌第4期為主的110個案例中,看到有效反應率提升到68%,優於一般統計的45%。在抗癌副作用(第3期及以上)部分,也降至12%,遠低於一般統計的25%。未來對於第2及第3期大腸癌病人,先分析其基因表現後,再進行複雜且長達6個月以上的抗癌藥物治療,會更有勝算。

 

微創腹腔鏡 保留肛門可逾9成

 

目前北醫附院對「低位直腸癌」的治療,9成病人都可成功保留肛門。另外在癌症的治療上,5年存活率已達8成以上,且局部癌症復發的比例也降至4.4%。北醫附醫對於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除了追求腫瘤的廓清及提升癌症的存活率外,也希望能免除病人作永久性人工造口的可能性,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醫師小叮嚀】:

 

預防大腸直腸癌應少吃紅肉、多吃高纖蔬果,一旦血便、腹瀉或是大便習慣改變,應趕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