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藥湯溫補,緩解冬季癢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顧興怡
   日期:12月10日
 
   

 

 

 

小敏是27歲上班族,最近氣溫驟降,寒流一波波報到,皮膚開始搔癢,起小紅疹、脫屑,甚至晚上癢到無法入眠,且時常抓破皮,導致皮膚暗沉,苦不堪言。

年輕女性、中老年人和小孩常因冬天氣候較乾燥,且天冷血管收縮,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減少,導致皮膚缺乏水分和油脂,皮膚失去光澤出現小細紋、龜裂、脫屑,更因搔抓使皮膚出現傷口、發炎,久了色素沉澱而皮膚暗沉。

冬季癢常發生部位包括小腿前側、腳背、手臂外側和手背,或衣物束住的地方。

在中醫來說,氣血較虛弱的人容易有冬季癢,特別是血虛的人,血負責濡養和滋潤全身,內至臟腑,外達筋骨皮毛,若血不足,或推動血液的能量不足時,此時又正好處於乾燥寒冷的冬天,肌膚得不到濡潤,便有乾燥搔癢的症狀,血虛病人多見面色及下眼瞼黏膜蒼白,皮損多泛白、龜裂乾燥,常見於老年人,宜潤燥養血,多用當歸飲子或四物湯做加減。

但有些病人,平日熬夜,嗜食烤炸辣等辛熱食物,耗損陰血過多,造成中醫所謂的血熱,也會出現皮膚癢,此種證型皮損多發展較急,且有泛紅,較易因刮搔出血,兼見口舌乾燥,心煩易怒急躁等,宜清熱滋陰潤燥,可用內含黃連解毒湯和四物湯的溫清飲做加減。

現代人生活較複雜多變,不一定單純屬於特定證型,仍須經由中醫師辨證後給予適合的治療。

除了治療,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相當重要。

少吃辛辣食物,如冬季進補時,需根據個人體質,冬季癢患者多有「陰血虛」體質,進補時不得一味吃補陽的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等,這樣會快速耗損本來就不夠的「陰血」,可多吃滋陰養血的食物如紅鳳菜、黑白木耳、豬皮、海帶、海參、黑芝麻等,中藥如阿膠、龜板、山藥、麥門冬、何首烏、熟地、枸杞等。

起居方面,不要用太熱的水洗澡,以免洗去過多油脂,使皮膚失去保護力且帶走更多水分,以與體溫相當的溫水洗澡最為適宜,且洗完澡後,趕緊擦保濕乳液鎖住水分,白天也要適時塗抹乳液,以防皮膚過於乾燥,少用藥皂和有香料的沐浴乳,甚至單純用溫水洗澡就可以。

穿著多以舒適的棉質為主,減少對皮膚的刺激。皮膚癢時可以塗抹乳液取代搔抓,或者拍打皮膚,以免抓破皮造成傷口感染或色素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