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醫學研究-擊殺腦癌追追追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記者:黃天如
   日期:10月29日
 
   

 

 

 

胰臟癌及腦瘤都屬於治療困難,且預後極差的癌症,為提升治療效果,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天發表兩項基礎研究,一是藉由6個與胰臟癌細胞活性相關的基因分子標記,預測患者術後復發率;另一項則是在腦瘤患者術中在病灶填入放射性金-198奈米粒子,持續追殺癌細胞。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醫師蔡坤志表示,胰臟癌早期沒有症狀,確診時能夠手術的病人不到1/5,即使可以手術,也有高達8成患者會在術後5年內死於胰臟癌復發。因此,於術後接受至少6個月的化療,甚至佐以標靶治療,已成為現行標準治療準則。

然而,化療副作用大,對於較早期,或屬癌細胞不易復發體質的胰臟癌病人而言,是否都需要接受6個月化療,一直是醫界關心的議題。

蔡坤志與成大附設醫院上消化道癌醫療團隊合作,利用人類細胞模擬正常胰臟細胞分化為癌細胞的過程,找到6個與胰臟癌細胞活性相關的基因,藉此預估病人術後預後情況,經跨國(台灣、美國)收案200多例進行驗證,準確率高達95%。相關研究將於11月刊登於頂尖國際期刊《腸胃學》(Gastroenterology),且已提出美國暫行性專利申請。

另外,國內每年約新增1500例腦瘤患者,且因腦是人體重要組織,即使是可以手術的病人,醫師也不太敢大範圍切除,影響所及,腦瘤患者術後存活期平均只有12到15個月。

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博士陳仁焜與清華大學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合作,發展出一種具金-198標誌的放射性奈米粒子,利用其中的β及γ射線,一方面在空窗期持續擊殺癌細胞,並使接下來的化療與放射治療發揮加成效果。

陳仁焜說,國衛院已在動物實驗中證實,金-198奈米粒子可使腦腫瘤體積縮小到原來的60%以下,研究團隊希望4年內可以進一步展開人體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