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加馬刀可對付難治腦瘤,非所有患者都適用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
   日期:8月28日
 
   

 

 

 

六十九歲江女士在十一年前因為行動不便、吞嚥困難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發現腦部有一顆直徑四公分腦膜瘤,由於緊貼腦幹和顱底骨,使用傳統方法開刀非常危險,有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的可能,轉而求助台灣加馬刀先驅潘宏基教授醫治,潘教授以加馬刀治療這個腦內不定時炸彈,江女士術後恢復良好。

七年前,江女士出現走路歪一邊和說話沒力氣等情形,經過檢查發現,曾經萎縮的腦瘤又長大了,還壓迫到腦幹,潘宏基教授再做第二次的加馬刀治療。今年七月,江女士第三次出現症狀,所以到雙和醫院由潘教授做第三次加馬刀治療,再次恢復正常的生活。

潘宏基教授表示,若使用加馬刀治療腦部動靜脈畸形、腦瘤,之後需要定期追蹤,所以醫生和病人的關係不是「一次」而是「一直」,「一次手術,一生守護」就是他堅守醫療崗位的信念。

潘宏基教授說,加馬刀的原理是使用立體定位技術,讓加馬射線以不同的角度聚焦射向腦瘤病灶,正常的腦細胞只通過一條低劑量的射線,沒有影響,但是被鎖定的病灶卻會被來自四面八方兩百條加馬射線擊中,受到高能量影響而逐漸萎縮,所以不用開刀,就有治療效果。

潘宏基教授提醒,許多人在健康檢查時才知道自己長了一顆小小的腦瘤,雖然沒有症狀也不影響生活,但是日後腫瘤可能長大危及健康,這個時候就適合用加馬刀做早期預防性治療。希望民眾要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如果發現左右聽力明顯不一樣、耳鳴、長期頭暈、頭痛等現象,都應該馬上就醫檢查,不要諱疾忌醫,才能讓疾病在還沒有威脅到生命的時候提早展開治療。

良性腦瘤、腦瘤尺寸較小患者使用加馬刀治療,效果會比較好。潘宏基教授指出,加馬刀所治療的腦瘤,以良性腦瘤為主,大小若在三點五公分以內,效果較為理想。

潘宏基教授分析,加馬線是一種放射線,就好像一把看不到的刀,因此手術時不會出血,也不需要全身麻醉。適合治療族群除了腦瘤較小患者,腦瘤也必須要界線分明,舉例來說,像神經膠質瘤就不適合使用加馬刀治療,醫師多半會採用傳統放射線治療。若是聽神經瘤、腦膜瘤、血管瘤、動靜脈畸形病變等,則比較適合使用加馬刀。

潘宏基教授表示,加馬刀可以讓腦瘤縮小,控制腦瘤,不過並不會讓腦瘤完全消失,因此患者在療程過後,必須長時間接受追蹤,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患者只要治療一次,腦瘤就能一輩子持續獲得控制,有大約百分之五的患者腦瘤可能再長大,因此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

潘宏基教授認為,加馬刀是治療部分腦部疾病另一選擇,尤其是對於不適合開腦手術,或進行傳統手術風險很高患者,有的患者甚至控制十幾年以上,過去數千個病例也證明加馬刀確實有效,希望民間醫療保險給付可以納入,健保也能夠放寬認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