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睡眠品質與憂鬱症,互為因果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
   日期:7月12日
 
   

 

 

 

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提升生活品質且不憂鬱。根據報導指出,睡眠時數每天六到九個小時者生活滿意度高於睡眠時數少於六小時者。然而,睡眠時間超過九小時也非明智之舉。

研究者就一萬零六百五十四名、平均五十二歲的患者進行超過兩年的研究。相較於睡眠短少者(少於六小時)和睡眠多者(超過九小時),夜晚睡眠正常者(睡眠時間在六到九小時)在生活品質上得分較高、在憂鬱嚴重程度得分較低。

睡眠狀況其實是評估患者身心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睡眠問題與憂鬱症其實是互為因果的,比如說憂鬱的人會出現睡不好的症狀,而睡不好會影響情緒調控、自律神經、及免疫系統的穩定。

睡得好其實就是維持良好身心健康的基本條件,要如何幫助自己能有良好的睡眠,大眾可從以下幾點來著手,1.建立良好睡眠習慣,「準時起床的重要性勝於準時入睡」,當我們睡不著時不需勉強自己躺於床上,但要避免白天補眠;2.白天從事規律的運動,建立運動習慣;3.晚間睡前避免喝茶、咖啡、酒類等刺激性飲料,可改喝少量溫開水或牛奶,都是有助睡眠的好方法。

而睡眠狀態的改善,通常也會對憂鬱的症狀有所幫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對於睡眠問題,不妨給自己一段時間去調整或養成,不要為了想修正自己的睡眠時數過少或過多,反而造成另一種焦慮。

睡不好,有時是反映近日有較大的壓力或心事,把壓力事件或心理困擾的事解決,睡眠狀況自然改善。

有時可以允許自己一週左右的時間睡不好,就像偶而總有一時無法解決的困擾一樣。不過,積極的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確是促進健康生活品質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