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搞錯,治療糖尿病,得先清查「祖宗八代」家族成員?北投張參雄診所家醫科醫師吳明勳(見圖)就堅持這樣的「查戶口」理念,因為他多年臨床觀察發現,絕大多數血糖控制不良的病人,全因家庭破功,缺乏家人支持或另一半飲食習慣太差,一人力圖清淡忌口,全家卻在旁大魚大肉誘惑,血糖、血壓自然居高不下。
是否有家族史?家裡誰負責煮飯?另一半對你得糖尿病的看法感覺如何?明明是病人自己罹患糖尿病,但所有吳明勳的初診病人,幾乎都得面臨這樣查戶口似的追問,細查全部家族,甚至連家人都被要求一同看診。
治療慢性病,必須以家庭為基礎。吳明勳強調,糖尿病治療效果好不好,其實看家人態度就能預知,累積多年臨床經驗,通常只要先生、太太一開口就願意配合清淡飲食,家族成員可互相照護、控制血糖,幾乎就能斷定,病人未來的血糖可控制不錯。
吳明勳說,飲食、運動、藥物是治療糖尿病鐵三角,其中以飲食影響最鉅,血糖控制效果要好,關鍵就在忌口。若缺乏家庭支持系統,老是外食果腹,或家裡餐桌上總是大魚大肉,血糖飆高、衝低狀況自然不斷發生。
臨床上,就有不少中年病人擁有共同特質,即使每天乖乖服藥,卻因家庭關係、社交應酬,無法克制口腹之欲,結果血糖依舊不穩定,忽高忽低,造成治療瓶頸。
糖尿病控制,大醫院遠不如小診所,出身成大醫院紮實訓練的吳明勳不諱言,曾有醫學中心統計,一個病人從進醫院大門口、候診、看診、拿藥到回家,平均得花上近4小時,光這一點,診所的可近性就遠勝醫院,讓血糖控制更方便。
台灣糖尿病人常有迷思,認為一打胰島素就會傷肝、傷腎,其實大錯特錯,吳明勳說,口服藥促進胰島素分泌,但用久了「越催越沒力」,胰臟細胞也需要休息,若能適時施打筆針型胰島素,額外補充,讓細胞有時間恢復,反而更有利血糖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