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LK肺癌標靶藥─患者福音

發表於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記者:程鏡明
   日期:06月16日
 
   

 

 

 

衛生署最新資料顯示,肺癌位居國人癌症死亡原因首位,每年奪走約8千人的生命。

研究發現:致癌基因ALK是促使癌症發生進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癌變關鍵;此基因錯位後與EML4基因結合產生融合基因,會促使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細胞增生及轉移。

衛生署近期通過最新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物,用於治療ALK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以期提供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他的標靶治療選擇。

醫師建議:晚期非小細胞癌患者,應同時進行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ALK基因檢測,及早確認致癌基因,選擇合適的個人化標靶藥物治療,依循「A,L,K三步驟」,努力抗癌不放棄。

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教授蔡俊明醫師表示,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上,早期可進行手術治療。然而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 2/33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目前晚期多採取標靶治療,病患應先進行基因檢測是否有特定的致癌基因存在,才可使標靶藥物發揮最好的治療成效,有效打靶成 功!標靶治療的出現使肺癌的治療邁入全新的領域,而現在肺癌標靶治療又有最新的突破!

蔡俊明醫師也強調,ALK基因錯位的情形雖與族群、性別無關,但是研究發現,完全沒有抽菸或只有輕度吸煙史,及EGFR陰性的肺腺癌病患,有較高(10%~15%)的ALK基因錯位比例,也發現EGFR陽性的患者再出現ALK基因錯位的比例則很低。

同時,一般肺癌患者平均年齡約66歲,ALK基因錯位患者平均年齡卻只有52歲,因此建議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儘早進行基因檢測,了解是否為ALK基因陽性患者,才能及早掌握有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