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健康九九衛生教育網
作者:楊奕馨(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 副教授)
嚼食檳榔在台灣很多地區是個常見的習慣,檳榔文化的盛行連帶造成了社會、環境以及國民健康的問題, 事實上嚼食檳榔的習慣不僅僅在台灣才有,印度及東南亞一帶國家特有的文化,追溯起來也都已有久遠的歷史,在台灣嚼食檳榔的歷史,可追溯到數百甚至數千年 前,原住民的文化傳統中都有嚼食檳榔塊的例子。明朝時,漢人移民到台灣,發現原住民嚼食檳榔塊,入境隨俗,因此檳榔塊也成為當時入藥、社交及送禮的重要物 品;而國外早在西元前約600年就有一份梵文文稿中就提到嚼食檳榔;而在中國嚼食檳榔的歷史最早可回溯到一千多年前,南史卷十五有記載丹陽劉穆之嗜食檳榔 塊的經過。嚼食檳榔在亞洲的東南亞甚至非洲印度洋沿岸地區,曾經是一般百姓甚至上流社會都很盛行的習慣,一直到近年來各地口腔癌及口腔癌前病變問題的逐漸 嚴重才使得人們重新檢視這個曾經活耀於幾百甚至幾千年來生活與文化中的「零食」。
全台灣據統計有8.5%的嚼食檳榔人口,同時因工作或是研究上與檳榔相關的學者、專家及基層醫療人員,則也有相當多的人數,一般檳榔業者及從業人員對於檳 榔防治的學者及基層醫療人員最大的批評就是對檳榔嚼塊的認識不夠清楚,也因此在常常無法完全認同學者及醫療人員所提出的檳榔與口腔癌相關性的研究,本文希 望能透過對檳榔及口腔癌防治的基本介紹,以協助基層醫療人員較了解檳榔與口腔癌,進而有效地推動防治工作。
在台灣地區目前常見的檳榔塊大體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一般平地人最常吃的『荖花(藤)檳榔塊』,市售俗稱菁仔;其作法是將整顆新鮮的檳榔子(raw areca fruit)中間剖開後內夾入切塊的荖花(藤) (inflorescence of Piper betle Linn.),然後加入紅灰。荖花(藤)檳榔塊中都是以加紅灰為主,幾乎很少有加白灰者,紅灰的主要成分是白灰(熟石灰)及一些獨家特殊配方混合而成,甘 草粉、中藥、香料都可能是獨家配方的一部份,紅灰的口味與配方常常是業者獨家機密,因此其成分會因為製作者不同而有差別;檳榔嚼塊中放入荖花(藤)的國 家,世界上僅紐幾內亞有相同的配料,但當地居民嚼食時是佐以白灰與台灣不盡相同。第二種則稱為『包葉檳榔塊』是以塗了白灰於葉面上的荖葉包裹整顆新鮮的檳 榔子,市售俗稱葉仔;包葉檳榔塊中都是以塗抹白灰為主,這種檳榔塊原來以原住民或郊區民眾嚼食者最多,但近來平地嚼食者由於受到荖花中有黃樟素的影響,已 有不少人改吃包葉檳榔塊。第三種稱為『硬荖藤檳榔塊』,其作法是以整顆新鮮的檳榔子,中間剖開塗抹白灰後再夾入切塊的硬荖藤(stem of Piper betle Linn.),嚼食此檳榔塊者僅見於原住民,他們自行栽種及製作,並沒有在市面上販售;嚼食者以排灣族及蘭嶼的雅美族等居多。需注意的是原住民們多將此樹 枝的部分稱為「荖藤」,這與一般平地所嚼食的荖花(藤)不同;同時這三種檳榔塊雖然都有加入熟石灰的成分,但是由於紅灰是白灰再混合其他配料而成,因此熟 石灰的比例比白灰少了許多,加熟石灰於檳榔嚼塊中是所有檳榔塊的共通點(包括國外地區),其主要是為了去掉嚼檳榔的澀味。由於石灰是種鹼性物質,放入口中 會對口腔黏膜造成燒酌,因此雖然有動物實驗證明荖葉會有抑癌的效果,但與荖花檳榔塊相比,較多的熟石灰量仍然是增加對口腔的傷害。
台灣地區的檳榔嚼食者,過去以嚼食荖花檳榔塊的人數為最多,但最近幾年來由於受到學術研究結果的影響,荖花中含有黃樟素成分及荖葉中有抑癌成分,社區調查 中已發現,嚼食包葉檳榔塊的比例有增加的情形,由此可知學術研究的結果的確會傳達到民眾,因此兼顧正確性及說服力則是研究者在研究設計或推論時需特別注意 的地方。
事實上,菁仔(荖花檳榔)和白灰包葉(包葉檳榔)都是具有致癌性,荖花檳榔中夾的荖花含黃樟素已經是一級致癌物質,而包葉檳榔不管是天然 的白灰或是合成的白灰,因為多半纖維較粗且嚼食者也大多大量嚼食,因此容易增加口內外傷的機會,當口內有外傷時再持續刺激,人的口內就會引發病變,一般民 眾會誤以為包葉檳榔較不具危險性,其實觀念並不正確,檳榔致癌的途徑有許多原因,每種檳榔都會有致癌性。
台灣地區之嚼食檳榔率與其他嚼食國家相較 之下雖不算是最嚴重,然檳榔嚼食者大多較集中於藍領階級、中老年男性、某些原住民族群等,這使得這些特定族群暴露於相當高的罹患口腔癌之危險性,因此,檳 榔防治應由這些檳榔嚼食率高的族群開始著手。近年來台灣地區,青少年嚼食檳榔的問題引起社會大眾的重視,青少年因好奇或受朋友影響而開始嘗試,惟在量上較 少,就嚼食檳榔的行為而言,還仍在開始階段,因此若即時輔導戒除,應可收事半功倍之。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在2003年的報告,已指出有足夠證據證明台灣地區不含菸草的檳榔塊與口腔癌之相關性。近年來台灣地區口腔癌已進入國人10大癌症死亡原 因之一,綜觀其發展狀況自衛生署所公佈的癌症死亡率及發生率資料顯示,男性之口咽癌(ICD-9 140-149除142及147)有逐年升高的趨勢。
依 台灣地區的口腔癌病歷整理發現,舌側、頰黏膜及牙齦是常見的口腔癌部位,其中舌側約佔了口腔癌的三分之一,頰黏膜約佔四分之一,而牙齦則佔了四分之一弱; 然而若是在檳榔嚼食者身上,則頰黏膜增加到約四成的比率,因此同樣是發生口腔癌,檳榔與抽菸所影響的部位,不盡相同。依據高醫1985-1996年的口腔 切片病歷資料顯示,嚼食檳榔者其口腔癌發生年齡比不嚼檳榔者提早約10年。
嚼食檳榔塊的行為在許多國家與民族文化中已具有其悠久的歷史,同時檳榔塊對這些國家的國民健康也造成了極為不良的影響;近年來檳榔對台灣的衝擊已不僅於國 民健康問題,其對社會風氣、環境水土保持也連代受到破壞;最近檳榔攤更成了外國觀光客到台灣必看的景觀之一,實在令人憂心。
研究發現民眾對口腔癌及口腔黏膜病變的知識錯誤或不足是口腔癌延遲就醫的主要原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健康保健常用的標語,在口腔癌防治上更是需注意口腔 癌前期病灶,畢竟口腔部位的病變是較容易被自己發現,社會大眾若是能對口腔自我檢查有正確認知,則由降低口腔癌前期病症的盛行開始進而降低口腔癌的發生 率,因此推廣口腔癌的正確知識是口腔癌防治之重要任務之一。其次全面性的調查及篩檢是了解病變盛行率及嚼食率的最有效方法。當然介入性研究有其必要性,各 國資料顯示嚼食率的降低連代降低口腔黏膜得病率,因此應積極研擬戒除檳榔之對策,以期降低檳榔嚼食率,方能將持續升高的口腔癌死亡及發生率有所改善與控 制。
參考資料 :
楊奕馨,檳榔嚼塊與口腔癌流行病學研究之文獻回顧. 國家衛生研究院度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 民89年。FO-HPDP01-06
楊奕馨、陳鴻榮、曾筑瑄、謝天渝。台灣地區各縣市檳榔嚼食率調查報告。台灣口腔醫學衛生科學雜誌2002; 18: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