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椎心刺骨的痛-淺談痛風及藥物治療(中)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799期)
   記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蘇俊中 藥師
   日期:
 
   

 

 

 

在急性痛風發作24小時內使用藥物治療,可以減少疼痛持續時間,本身已使用降尿酸藥品者,發作時仍可繼續使用,然發作前沒有使用降尿酸藥品,則不建議使 用,因為當尿酸濃度波動過大,可能會引起急性痛風發作。臨床上根據疼痛的程度,治療藥物亦有所不同;如果是輕至中度疼痛,可以考慮僅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 藥(NSAIDs)、類固醇或秋水仙素(colchicine)等其中任一藥物治療,除外,也可以輔以冰敷減少紅腫產生的不適。假如在24小時內疼痛分數 改善程度沒有小於原本分數的20%或超過24小時後疼痛分數改善程度仍小於50%,需考慮替換藥物或合併其他類藥物治療。若是重度疼痛或侵犯多個關節,則 考慮兩個藥物合併治療,如:NSIADs合併colchicine、類固醇合併colchicine或關節內類固醇注射合併NSAIDs或 colchicine。

幾乎所有NSAIDs對於急性痛風皆有消炎止痛的效果,但如果對以上非選擇性NSAIDs有無法忍受的副作用,如腸胃道不適或出血,可考慮使用COX-2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etoricoxib或celeboxib,但celecoxib在高劑量下才有比較好的療效,然使用時需可能產生心血管方面的 副作用納入考量。

Colchicine藉由減少嗜中性白血球吞噬尿酸結晶的方式來減少發炎發生,在發作36小時內使用可以達到最好的療效,目前使用方式有兩種,如先投予 1.0 mg當做起始劑量,一個小時候投予0.5 mg,然後進行再次痛風的預防,常用劑量是0.5 mg BID至TID;第二種方法則是直接投予0.5 mg TID,最大劑量不超過2.0 mg/day。 Colchicine與其他藥物併用時易有交互作用發生,其會與CYP3A4或p-glycoprotein抑制劑如:clarithromycin、 erythromycin、cyclosporine及disulfiram產生交互作用,因此併用時需降低colchicine使用劑量。

類固醇藉由消炎的作用來緩解急性痛風產生的不適。如果只有1~2個小關節發作,可以使用口服療法,無法達到療效時,可以使用關節內注射類固醇或肌肉注射並 搭配口服類固醇。但如果是1~2個大關節發作,則直接使用關節內注射類固醇並搭配其他緩解急性痛風藥物使用,其劑量的使用方式則是依關節大小而定。

 

不發作間歇期及慢性痛風石關節炎

兩次急性痛風發作中間會有一段沒有症狀的時期,此期定義為不發作間歇期。這個期間變異性很大,但大部分治療良好的病人間歇期約有兩年。若未接受治療及預防 再次痛風,不發作間歇期會縮短,並且會因痛風反覆發作,導致行動受限或發生多關節痛風關節炎且伴隨發燒等較嚴重的症狀。

慢性痛風石關節炎常發生在沒有接受長期治療的病人,於關節或軟組織下產生痛風石結節,而且大多已鈣化了。這種痛風石不會造成疼痛,但是可能使關節變形,進 而使行動受限,甚至無法行走。第一次急性痛風發作至發生慢性痛風石關節炎時程大約12年,但只要積極治療仍可以減少痛風石產生。

為延長間歇期及減少痛風石關節炎產生,除了生活型態改變及治療會惡化痛風外,還要給予降尿酸藥物、NSAIDs或colchicine預防痛風再次發生。 根據2012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建議,痛風合併痛風石、一年發生超過兩次急性痛風、慢性腎衰竭二期以上或有尿路結石病史,需給予降尿酸藥物治療。治療目標是 將尿酸控制至少在6.0 mg/dl以下,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如可碰觸或可見的痛風石,則尿酸值需控制在5.0 mg/dl以下。因尿酸濃度急遽下降可能會引發急性痛風,因此降尿酸藥物通常在急性痛風後兩個禮拜,症狀較緩和時使用。(待續)

參考資料

1. Michael A Becker. Treatment of acute gout 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gout. UpTodate. Sep 2012.
2. Khanna D et al. 2012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gout.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Oct;64(10):1431-61
3. Chuang SY, Lee SC, Hsieh YT, Pan WH. Trends in hyperuricemia and gout prevalence: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n Taiwan from 1993-1996 to 2005-2008.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1;20(2):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