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安眠藥與酒精併服可能致命,不可不慎

發表於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788期)
   記者:雲林縣記者 黃永成
   日期:
 
   

 

 

 

日前媒體報導一名女迷魂盜搭訕老翁,趁機把安眠藥粉末摻入高粱酒內,讓老翁喝下,偷走四千元逃逸,老翁藥力發作沉入浴缸溺斃,依強盜殺人罪判15年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主要利用安眠藥的藥理作用欲使被害人昏睡再偷走財物,殊不知兩者加成的嚴重中樞抑制作用,極可能會抑制呼吸而導致窒息死亡。

現代上班族由於工作及經濟壓力大、飲用大量的咖啡或茶品飲料、或患有甲狀腺亢進、氣喘、憂鬱、焦慮、精神分裂、躁鬱症或服用aminophylline、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等,都有可能導致失眠或焦慮情況,也因此就醫服用焦慮解除劑或鎮靜安眠劑來改善及治療,但不當的使用,往往引起嚴重的用藥傷害及社會問題。

常見鎮靜安眠藥的種類包括:Barbiturates、Benzodiazepines(BZD)、Non–benzodiazepines(non-BZD)三類。Barbiturates(如Phenobarbital?)長期使用易造成習慣性及成癮性,現已較少使用;Benzodiazepines的藥理作用包括抗焦慮、安眠、肌肉鬆弛及抗痙攣作用,短期服用效果好且安全性較高,若長期服用,容易產生耐受性及心理依賴性,突然停藥可能會引起反彈性失眠及戒斷症狀,應藉由漸進式減量再停藥來改善。Non–benzodiazepines的Zolpidem (Stilnox?)或Zopiclone (Imovane?)為較新一代的安眠藥,目前較為廣泛使用。

其他輔助睡眠的藥物(如:抗組織胺、三環抗憂鬱劑等),雖助眠效果不佳,但對於因過敏症狀或憂鬱症導致失眠之病患,也是另一項不錯的選擇。此類藥物依半衰期時間的長短分成三類,代表藥物包括:短效型(Midazolam、Triazolam、Zolpidem等)、中效型(Zopiclone、Alprazolam、Brotizolam、Lormetazepam等)、長效型(Flunitrazepam、Diazepam等),副作用常引起嗜睡、疲倦、記憶力減退、頭暈、視力模糊等不良反應。

鎮靜安眠藥即使多數列為第三或四級管制藥品,就醫療管理層面而言,醫師需正確診斷的處方開立,選擇上應需考慮藥物的特性 (如:作用開始快慢、作用時間長短,代謝途徑與副作用等),及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藥師也需加強調劑的監督管理與正確用藥,依照國內外所訂定的標準,皆不建議長期使用,且應以4~6 週為限。

衛教民眾不要自行購買鎮靜安眠藥物服用,服用時需諮詢醫師或藥師,並避免與酒精、提神飲料或其他同類藥物併用,降低交互作用或副作用的發生。如何避免過度的濫用,加強整體醫療用藥與社會管理規範,這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