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自1999年至2010年間,疑似因使用痛風治療藥物產生不良藥物反應,而申請藥害救濟者約有145例,其中發生史蒂文生症皮膚黏膜不良反應者佔90%,有43例為死亡給付,因此,很多痛風患者能不吃藥就不吃藥,但錯誤認知,卻可能害自己深陷心血管疾病的致命危機。
民眾對痛風常有錯誤迷思,以為痛風的疼痛只要吃止痛藥就好,或急性痛風發作時先作推拿、飲食只要不吃豆類就可以,往往延誤治療黃金時機;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今(28)日表示,台灣痛風患者治療比率低,以致很多患者的關節病變產生巨大痛風石,不只如鐘乳石或雞蛋大,隨時要忍受針刺般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但是痛風是可透過治療而控制的。
林口長庚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余光輝表示,台灣近年痛風患者年輕化,10年前男性痛風首度發作年齡低於40歲以下約只佔所有痛風患者3成,但現在所佔的比例卻超過半數以上,即10年內年輕患者人數成長近7成。余光輝說,臨床上曾治療過最年輕的患者甚至不到20歲,但在歐美,40歲以下的痛風患者只佔1成多,顯見台灣痛風年輕化值得重視。
痛風不只會引起患部極度疼痛,據最新研究也發現,痛風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是尿酸值正常者的2倍,整體死亡風險也高出約50%。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表示,70%的痛風患者檢驗出高尿酸血症,痛風的分期從高尿酸血症開始,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關節炎,間歇期與慢性痛風關節炎。
林孝義說,痛風在台灣盛行率約為1%至3%,男女比例為6:1。痛風關節炎一旦發作,尿酸結晶就像針一樣刺激著關節,發作處通常以大腳趾、膝關節及腳踝最為常見,並有紅腫及熱、痛等症狀。疾病早期多以復發性急性單一關節炎表現,是發炎疼痛程度最高的一種關節炎,嚴重者無法行走或穿不下鞋子,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蔡嘉哲表示,過去因為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有引發嚴重過敏的風險,因此許多患者不敢接受治療;而根據台灣中研院及長庚醫院合作的研究,已經找出國人易對抑制尿酸合成藥物發生嚴重過敏的基因HLA-B*5801,所以已經有新的降尿酸新藥改變藥物結構;研究顯示,這是40年來痛風治療史上第1次有新藥開發,該新藥雖然也有5.6%引起皮疹的機率,但是沒有引發剝落性皮膚炎、史蒂文生症及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過敏的病例,患者應該積極接受治療。
林孝義建議,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可以不治療,但是要從飲食控制做起,但必須治療其他合併發生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症,但若是痛風發作每年超過3次,並有痛風或尿路結石家族、每日尿酸排除量大於1,100毫克,而且經飲食及運動等非藥物治療後尿酸仍大於每百毫升達8或9毫克(8mg/dl或9mg/dl)時,即應接受治療,若發生痛風石及腎功能降低,應服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降到每百毫升6毫克,若有痛風石更應降到每百毫升5毫克以下。
余光輝表示,只要能把尿酸值降到尿酸溶解值每百毫升6.8毫克以下,有痛風石的患者不必開刀,也可以讓痛風石溶解消失。據該院的研究發現,平均使用降尿酸藥物達半年,痛風石即開始溶掉,即使痛風石大如雞蛋,約兩年也可望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