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藥物與復健,治療五十肩

發表於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記者:李林健
   日期:101年05月23日
 
   

 

 

 

40歲陳太太兩個月前感到右側肩膀痠痛,起初以為是做家事過度勞累造成,但近一個月來,疼痛加劇且右肩活動受到明顯限制,穿衣服、梳頭髮都受影響,被診斷為五十肩,接受口服止痛藥物及復健治療兩個月後,疼痛程度大幅改善,右肩膀活動度也顯著進步。

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或「粘黏性關節囊炎」,好發於40至60歲間,女性發生機會約男性2至4倍,原因不清楚,有時與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如果肩膀曾受過外傷或打石膏固定,也容易併發五十肩。

根據症狀可分為四期(見表),大部份病患在一、二期至醫院求診。根據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即能診斷五十肩,患者大部分X光呈現正常。有些五十肩同時合併肩部旋轉肌肌腱發炎甚至斷裂,可藉由肩部骨骼肌肉超音波協助診斷,但相較於單純的五十肩,合併肌腱病變者治療較為複雜,恢復期更長。


表/李林鍵提供;聯合報製作

針對一、二期的五十肩,治療目標為減輕病患疼痛,其次為恢復肩關節活動度。針對疼痛控制可以電療、短波或治療用超音波,配合口服消炎止痛藥物,若對疼痛控制仍不好,可考慮關節內類固醇注射,但不建議重覆注射超過三次。

日常生活上須注意姿勢,避免因肩部疼痛造成彎腰駝背或使肩膀過度前傾,會使肩膀疼痛加劇的活動亦需暫時避免。疼痛比較改善後,便可以開始進行被動性關節運動,關節活動應先限制在不痛或輕微疼痛的範圍內,以免造成旋轉肌肌腱拉傷。

待關節活動度有所改善後,便可開始進行更積極的關節鬆動術及主動式關節活動訓練。平常在家時,病患可以自行在肩部做20分鐘局部熱敷後,再做簡單的手指爬牆運動及鐘擺運動,避免再度粘黏以維持關節活動度。若經過6個月保守治療仍無明顯改善,便可考慮更為積極的治療,如在麻醉下進行強力關節鬆動術或利用關節鏡去除粘黏。

五十肩主要影響40至60歲女性,以肩部疼痛及活動度受限為主要表現。五十肩為一自限性疾病,即使不經治療,大部份病患也會在一至二年內緩解,然在這等待自動緩解的時間,病患生活品質會因為疼痛及活動度受限而下降,所幸大部份病患對於藥物與復健治療反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