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刮痧有助中暑散熱配合清氣熱、瀉胃火方調理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
   日期:100年08月15日
 
   

 

 

 

夏季暑熱應積極預防中暑。中醫師陳贊文在一場講座中表示,中醫認為,暑熱易損耗人的元氣,即中醫古籍《素問》中所謂的「壯火食氣」。中暑後應儘快移往通風處,儘快散熱處理。調養上可配合清熱解暑藥方調理,以及穴道刮痧改善。

陳贊文醫師表示,中暑常見表現包括:身體發熱(發燒)、頭痛、頭暈、疲倦、全身無力感、無汗或少汗、口渴、煩躁、不欲食、小便短赤等。在護理上,應注意立即移到通風良好且蔭涼的地方。首先先將衣物微鬆解開來(散熱),並適當補充水分及濕毛巾擦式身體。

陳醫師表示,中醫藥方應用調理上,可用如白虎湯六一散等。其中,白虎湯是由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四味藥物組成。有清氣熱、瀉胃火功能;臨床上主要適用於高熱、煩渴引飲、大汗出、脈洪大的症候調養。六一散也有清暑利濕功能,組成包括滑石甘草;可應用於改善由暑濕所導致的發熱口渴、煩燥症候。

此外,可配合穴道治療,取人中、風池、肩井等穴道刮痧,可幫助熱氣能夠透體散出。不過,應注意若皮膚有傷口、發生扭傷、過敏體質等,以及孕婦的腰腹部,都不適合刮痧。

天氣炎熱,冰飲過量會影響脾胃,容易出現食慾不振。中醫師陳贊文在一場講座中表示,中醫認為,夏天吃不下,多因夏季過度貪涼飲冷或平常就體質偏陽虛血弱,以致熱鬱肌表、濕困脾胃,而造成食慾差的問題。中醫調養上主要可配合暖胃醒脾、袪寒利濕為主。

陳贊文醫師表示,夏天常見脾胃問題脾胃增加,胃部不適患者,普遍因天氣炎熱,食慾不振,喝冷飲機會大增,就容易造成濕困脾胃,進而影響到吃東西的食慾。提醒飲食上,食物攝取要均衡、不宜偏頗。喝冷飲、吃冰涼物都應該要適量,避免過量,影響到脾胃功能。

陳醫師表示,中醫藥方調理可應用理中湯平胃散保和丸等,隨症進行加減,穴道治療部分,可針灸足三里、中脘、神闕穴。如果食慾較差,可配合吃些酸味食物,如鳳梨、番茄、檸檬、山楂等,可幫助促進食慾。改善脾胃功能,食療可吃些生薑、肉桂、胡椒幫助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