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患氣切仍可居家照護

發表於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記者:何宗翰
   日期:100年07月19日
 
   

 

 

 

許多人都以為,病人一旦接受氣切,一輩子都要待在醫院治療,因此拒絕氣切而延誤病情。

苗栗縣一名78歲的塵肺症病患,因呼吸困難才接受氣切手術,住院40天後就改以居家型非侵襲性呼吸器返家照護,每月固定回診,病情穩定,還能開車遊山玩水。

苗栗縣頭份鎮為恭醫院胸腔科醫師王寧道說,當病人出現呼吸困難、微弱,或沒有呼吸、氧氣不足、呼吸衰竭等問題時,醫生大多先以插管方式,將一根氣管內管(人工氣道)經由病人的口腔或鼻腔,穿過喉嚨與聲門進入氣管深處,並連接呼吸器來維持呼吸道暢通。

他說,長期經鼻腔插管可能引起鼻腔疼痛、鼻竇炎;長期口腔插管也可能因為氣管內管的長時間壓迫,導致口腔潰瘍、喉嚨內長肉芽、聲帶受損、吞嚥困難等,或因口腔分泌物不易清除而造成口臭,病人咬管也會導致通氣不順。

因此醫生會在病人插管3週後評估,若病況嚴重、短期仍無法拔管,可能需長期依賴呼吸器,或因意識不清、身體虛弱而咳嗽能力差,或須靠抽痰機才能清除痰液時,就會建議病人或家屬考慮氣切手術。

王寧道表示,這名78歲的塵肺症病患,因呼吸困難併發高二氧化碳血症,導致急性呼吸衰竭,經氣管插管及使用侵入性呼吸器治療後,病況一度好轉,但這名病患因肺功能差、呼吸肌力下降,痰液排出困難,在醫療團隊評估後建議氣切治療。

呼吸治療師陳巧萍說,病患和家屬一聽到氣切,都擔心從此要住在醫院,但除了使用居家型的呼吸器,將氣管內管更換為較短的氣切管後,因為少了鼻子或口腔到喉嚨的這一段,呼吸道的阻力比較小,更容易抽痰或咳痰,清醒時還可自己進食,也有利於訓練病人脫離呼吸器。

陳巧萍說,許多氣切的病患返家後適應良好,一名住苗栗縣南庄的病患在氣切管上覆蓋毛巾,防止灰塵和蟲子進入,「騎機車到處跑」;而這名塵肺症的病患在出院後,還帶著氧氣鋼瓶,自行開車到永和山水庫散步,將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