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健康之鑰》腸躁症易與慢性細菌性痢疾、結腸炎混淆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日期:100年07月15日
 
   

 

 

 

患有腸躁症的人,受刺激時容易生理反應過度或出現反常現象。中醫師林文彬表示,這種病症和很多因素都有關聯性,以致於誘發腸躁症,由於這種病症跟其他疾病容易相混淆,所以民眾必須先分辨清楚,這樣才能夠讓醫師順利找到誘發因素,避免影響診斷結果,同時加以治療。

林醫師指出,腸躁症跟慢性細菌性痢疾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黏液便等腸道症狀,但慢性細菌性痢疾通常會有急性細菌性痢疾病史,從糞便等方式就可以檢查出來。腸躁症也跟慢性結腸炎都具有反覆發作性腹痛、腹瀉、黏液便等症狀,但腸躁症雖然會反覆發作,但一般不會影響到全身的狀況,而慢性結腸炎通常伴隨不同程度的消瘦、貧血等全身症狀。

林文彬醫師進一步指出,慢性結腸炎患者可以發現患處結腸黏膜粗糙、接觸易出血、有黏液血性分泌物附著、多發性糜爛、瀰漫性黏膜充血、潰瘍、水腫,甚至於形成息肉病等症狀;腸躁症黏膜僅僅有輕度水腫,但並沒有出血糜爛、潰瘍等情形發生。

患者可透過藥膳來改善不適的症狀。中醫師林文彬表示,如果是經常泄瀉的人,飲食上就必須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可選擇米粥、醬菜、肉鬆等,尤其是熱粥,有益促進消化,且通利小便,但患者不宜吃生冷食物,即使是大熱天也必須注意熱食、熱飲。此外,患者忌食油膩類食物,也不能進補,因滋補藥滑腸。

林醫師指出,蘋果2個去皮核、絞成汁,然後加入熱水溫燙後飲用,有助於健脾和胃止瀉;白蓮肉30克、薏苡仁30克、白米50克,將白蓮肉去皮與薏苡仁、白米等食材洗乾淨後一起煮成粥,這個粥對於經常脾虛泄瀉、大便清稀、津液虧耗等人有幫助

林文彬指出,羊肉250克、山藥500克、白米適量,先將羊肉、山藥洗乾淨後,一起放入鍋子內,加水適量,等煮爛後再放入白米,經加水後煮成粥即可,這個粥能補脾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慢性泄瀉、胃口不好、四肢不溫的人身上

經常便秘者,飲食上應多吃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像是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筍類等。平時也應多喝開水,適當的吃一些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包括蜂蜜、芝麻、核桃、奶油、牛奶等食物,豆類、粗糧、蕃薯、馬鈴薯等食物則有助於促進腸的蠕動。

林文彬醫師指出,紅薯250克、白米150克、白糖適量,將紅薯洗乾淨,連皮切成小塊狀,然後再加水、白米一起煮成粥,等粥快熟時,加入白糖調味,再煮一下即可食用,這道藥膳粥能健脾養胃,益氣通便,適用於便祕,大便帶血等症狀的患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