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芨」與「及」通用,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塊莖。主產於河南、甘肅、陜西、山東、安徽、福建、廣西、廣東、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分佈區域廣。夏、秋二季採挖,除去殘莖及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煮至無白心,除去外皮,曬乾再切片生用。它有眾多別名,《神農本草經》稱連及草;《新修本草》稱白給;《廣雅疏証》稱紫蘭、紫蕙、百笠;《吳普本草》稱白根;其他還有甘根、箬蘭、朱蘭、羊角七、一兜粽、千年棕櫚等眾多同物異名,流傳至今醫藥典籍只沿用「白芨」或「白及」的藥名。
白芨的名稱由來《本草綱目》有詳細記載:「其根白色,連及而生,故曰白及。其味苦,而曰甘根,反言也」,蓋古人將蘭科植物一節節假鱗莖誤認為根,觀其根白色,連及而生,故給了白及、白根、連及草等稱謂,又因味苦諷稱它為甘根。白芨藥名來歷還有個傳說。大約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將官隨皇上御駕親征,戰事失利,護駕進關時,身受刀箭重傷,生命危險,太醫束手無策,皇帝命人四處徵召能人醫治。一位老農拿著幾株葉像棕櫚葉、根像菱角肉的草藥獻給皇帝,說:“請把這藥草烘乾,磨成粉,一半沖服,一半外敷在箭傷處。”。果然用藥後,不久便肺傷癒合,也不吐血了。皇上要厚賞老農,被拒絕,就以老農之名“白芨”命名此藥草,流傳至今。
歷代本草對白芨的性味歸經與功效主治略有不同;《吳普本草》:「辛。」;《本草備要》:「澀、補肺。」;《本草綱目》:「苦平、無毒...性澀而收,故能入肺止血,生肌治創也。」;《本草易讀》:「苦、辛、微寒、性澀...止肺血...治跌打折骨...惡瘡癰腫,敗疽死肌。」;《神農本草經》:「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本草匯言》:「白芨,斂氣、滲痰、止血、消癰之藥...極粘膩,性極收澀,味苦氣寒,善入肺經。凡肺葉破損,因熱壅血瘀而成疾者,以此研未日服,能堅斂肺臟,封填破損。癰腫可消,潰敗可托,死肌可去,膿血可潔,有托舊生新之妙用也。」綜言之,白芨性味苦、甘、澀、寒,歸肺、胃、肝經,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效。
傳統上將白芨用在咯血、嘔血、衄血、外傷等內外出血諸疾,肺胃等部位出血可單獨使用;咯血嚴重可加蓮藕、生地黃;嘔血嚴重可加海螵蛸;欲發揮其消腫生肌之效,瘡瘍腫痛,潰瘍久不收口之症可以研粉外用。臨床上常與川七搭配,蓋川七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之功,川七以散為主,白芨以收為要,兩者合用消腫生肌、行瘀止血之力大為增強。現在一般民眾也常將白芨當蘭科觀賞花卉培育,是具高藥用價值又美觀的藥用植物。
參考文獻
1. 孫國崗,吳東群:巧用白芨心得。中國醫藥指南,2008;7:98。
2.孫樂樂,楊永紅,劉軍凱,陳文峰,周敏:白及的本草考証。中藥材,2010;12:1965-1968。
3.劉曉荻:白芨獄中來。養生大世界,2007;4:45。
4.趙杰:白芨的臨床運用概況。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8;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