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繖形科草本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ez.) Schischk.的根。主要生產於中國東北、華北及內蒙古。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鬚根及泥沙,曬乾。切片,生用或炒用。藥性辛、甘,微溫。歸肝、脾、膀胱經。1
藥材市場中,東北三省及內蒙東部生產者稱關防風、東防風或北防風,品質最佳,關防風外觀術語稱蚯蚓頭或旗竿頂,因其藥材頂端有密集細環紋形似蚯蚓及旗竿頂部。內蒙西部(綏遠省)及河北生產的因在張家口集散,稱口防風,山西生產的稱西防風,品質僅次於關防風。2
一、命名
防風全草,古代名「屏風」(見《名醫別錄》),喻禦風如屏障也。其味辛甘,性微溫而潤,為「風藥中之潤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防風》云:「銅芸、茴芸、茴草、屏風、根、百枝、白蜚。防者,禦也。其功療風最要,故名。屏風者,防風隱語也。」
二、功效、主治
《神農本草經》謂防風「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痛。」防風功效能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1
1、祛風解表,故能治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及風疹搔癢證。辛溫發散,氣味俱升,以辛散祛風解表為主,雖不長於散寒,但又能勝濕、止痛,且甘緩微溫不峻烈,故外感風寒、風濕、風熱表證均可配伍使用。此外亦能祛風止癢,可以治療多種皮膚病,其中尤以風邪所致之癮疹搔癢較為常用。
2、勝濕止痛,故能治風濕痹痛證。辛溫,功能祛風散寒,勝濕止痛,為常用之祛風濕、止痹痛藥。
3、解痙,故能治破傷風、抽搐痙攣證。
三、主要成分
防風根含揮發油、甘露醇、苦味、酚類、多醣類及有機酸等。防風藥材中以升麻(prim-O-glucosylcimfugin)及5-O-methylvisamminol最高,尚含有木蠟酸(lignoceric acid)為主的長鏈脂肪酸、升麻素(cimifugin)及前胡素(dacursin)、3'-O-angeloyl-hamaudol、chromone等。研究顯示在血中濃度以升麻素(cimifugin)含量最高,而尿液中以升麻素與葡萄糖醛酸為主要成分,推測升麻素為主要成分,並以肝臟代謝為主。3
四、注意事項
防風藥性偏溫,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景岳全書·本草正》云:「然此風藥中之潤劑,亦能走散上焦元氣,誤服久服,反能傷人。」1
五、配伍
荊芥與防風均味辛性微溫,溫而不燥,長於發表散風,對於外感表證,無論是風寒或風熱感冒,兩者均可使用。同時,兩者也都可用於風疹搔癢。
《本草求真》云:「用防風必兼荊芥者,以其能入肌膚宣散故耳」,「若屬外感證,用麻桂嫌熱、嫌猛;用銀翹嫌寒時,荊防用之最宜」《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可見荊芥與防風相配有達腠理、發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輔相成。
但荊芥質輕透散,發汗之力較防風為強;又能透疹、消瘡、炒炭又可止血。防風質鬆而潤,祛風之力較強,並能勝濕、止痛、止痙,又可用於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等證,為「風藥之潤劑」、「治風之通用藥」。4
研究顯示,荊芥、防風兩味藥物單獨應用具有一定的抗炎、解熱鎮痛和抑制家兔離體腸管蠕動之止痙作用;兩藥配合應用,顯示出明顯的協同作用,使抗炎、解熱鎮痛作用更為明顯。另外試驗結果顯示此兩味藥臨床使用毒性低。5
六、臨床方劑應用
1. 外感表證:治風寒表證,頭痛身痛、惡風寒者,常配以荊芥、羌活、獨活等藥同用,如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治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與羌活、本、川芎等藥同用,如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治風熱表證,發熱惡風、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蟬蛻、連翹等辛涼解表藥。與黃耆、白朮等藥同用,祛邪而不傷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風散《丹溪心法》。(待續)
參考資料
1. 顏正華:中藥學,第1版。台北,知音出版社,2003:75-77。
2. 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第2版。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8:862-863。
3. 李悅悅、王慧、陳俊、趙亮、張海、柴逸峰、張國慶:RRLC-TOF/MS鑒別防風血漿、尿液中成分及代謝產物。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0;31:760-763。
4. 趙中振:百藥圖解,第1版。香港,萬里書店,2005:35-36。
5. 王長林、王秀君、浦仕飛:荊芥與防風的藥理作用試驗研究。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