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糖友多陰虛內熱治重清熱養陰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戎宿安記者
   日期:02月22日
 
   

 

 

 

糖尿病是國人常見得慢性病之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有個案透過中藥治療後,口服西藥的降血壓藥可以減少用量,血糖控制的情形也很穩定。

謝旭東分享一名60歲的女性個案,在中年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藥多年,近期開始藥物控制不佳,糖化血色素不斷上升,西醫建議打胰島素控制,因不想打針治療而求診中醫。

除糖尿病之外,該個案的症狀還有皮膚乾癢、口乾、易疲倦、夜尿頻,尿有泡沫腥味重,手指末端麻木感,經中藥治療四個月後,糖化血色素降至7.4%,已不需要打針,再三個月後,糖化血色素降至6.2%,並於治療一年後,口服西藥降血糖藥從四顆減至兩顆,現於門診穩定治療中。

謝旭東表示,糖尿病在中醫屬於「消癉」、「消渴」的範疇,病證多為「陰虛內熱」,中醫治療以「清熱養陰」為主軸,加上糖尿病日久易有「痰凝」、「血瘀」等病理產物,因此常搭配化痰及活血藥才能提高療效,常用降血糖中藥包含天花粉、丹參、山藥、枸杞、黃耆等。

謝旭東指出,這名個案在治療上使用白虎加參湯做主方清熱瀉火,並配合丹參、桂枝活血暢通末稍循環,等皮膚癢、疲倦感改善後,以濟生腎氣丸養陰潤燥,改善夜尿的問題,搭配抽血檢查監測血糖指數下降,逐漸減少西藥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