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陳豐偉/抗憂鬱藥物的貢獻

   資料來源:聯合報 
   記者:陳豐偉
   日期:06月26日
 
   

 

 

 

抗憂鬱藥物擴展腦科學的研究方向,漸漸的我們發現,用「抗憂鬱」來理解這些藥物反而會...
抗憂鬱藥物擴展腦科學的研究方向,漸漸的我們發現,用「抗憂鬱」來理解這些藥物反而會帶來誤會。 圖/ingimage

在元氣周報寫專欄九年多,終於要休息了。這專欄剛開始時從「快樂學」寫起,隨著我到基層開業,接觸到許多輕症病人,以藥物為主題的文章越來越多。有時感嘆,藥廠研發人員對這世界影響力真大,常改變醫師的行醫方式。

在藥物盛行之前,我們對許多精神病人沒有立即見效的療法。古早時代,有醫師陪躁症病人跑步消耗體力,嚴重精神分裂病人只能關在療養院,不穩定時就綁起來「電療」。隨著各種情緒穩定劑與抗精神病藥物出現,先進國家的超大型精神病院逐漸關閉,原先的「嚴重病人」回到社區復健治療。

原本大家說憂鬱症是心病,要透過改變環境與心理治療讓病人好起來。但心病難醫,治療師需要長期的訓練與洞悉人心的能力,一天收四、五位個案就筋疲力竭。

抗憂鬱藥物出現,讓我們往「大腦疾病」思考。雖然藥物不見得是最佳方案,但當先進國家以公醫、健保將醫療普及到全民時,不需特殊訓練就能使用的藥物,讓所有病人都能享有快速、低價的治療。

抗憂鬱藥物擴展腦科學的研究方向,漸漸的我們發現,用「抗憂鬱」來理解這些藥物反而會帶來誤會。以「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為例,這藥物會作用在全身神經系統,可改善許多莫名的喉嚨梗塞感、腸躁、上腹痛或慢性疼痛,但也會讓不少人出現副作用,無法繼續服用。

我常跟病人說:抗憂鬱藥物並不是讓你很快high起來、變得很快樂,而是讓你的大腦對一些事情比較沒有情緒反應、讓負面的記憶容易淡忘。有些人服藥後會出現「空空」的感覺,對許多事情不在意、有些遲鈍或創意消失。但如果是剛經歷創傷、陷入悲傷的人,這些「副作用」或許就是他期待的成效。

自從我寫了憂鬱症藥物與「功能性腸胃問題」的文章後,開始有長期上腹痛找不出原因的病人找我開藥,成功率一半一半吧。一種藥物能有這麼廣泛的用途,說明生物演化「就地取材」,原有的生理結構稍做變化又運用在其他地方。好奇的人類會嘗試將藥物用在不同病症,值得慶幸的是,經過幾十年上億人大規模「自然實驗」,大體上服用抗憂鬱藥物還算安全。

目前常用的抗憂鬱藥物,歷史最久的已經有五十年,但人類對藥物的作用機轉還是一知半解。有些老藥說不定過幾年又會出現嶄新用途。可惜的是,財源拮踞的臺灣健保,無法大量提供心理治療。於是精神科醫師們個個成為用藥高手,寫這專欄九年來,這趨勢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難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