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病人用藥教育 - 口服抗凝血劑於心房顫動病人預防中風之使用(上)

   資料來源:藥師週刊(第1975期)
   文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 - 蕭雅方藥師
   日期:07月18日
 
   

 

 

 

心房顫動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起因為心臟電氣傳導異常導致心房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心房顫動導致血液在心臟內,容易發生淤滯而形成血栓,若血栓隨血液流動至心臟外,會導致缺血性中風或全身性栓塞。約20%缺血性中風屬於心臟血栓引起之次分類 (Cardioembolism subtype),因此心房顫動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臨床上醫師會使用「CHADS2」量表來判斷心房顫動患者發生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高低,該量表有使用上快速、方便和容易記憶的優點,但是部分危險因子,如血管疾病史、性別 (女性) 等未被考慮,且年紀小於75歲的病人也未被列入評分,因此,發展出更具臨床實用性的「CHA2DS2-VASC」量表。若是CHA2DS2-VASC量表分數為0分,不需服藥;若為1分,代表腦中風的風險增加,可選擇口服抗凝血劑或aspirin作為腦中風預防藥物,但使用口服抗凝血劑優於aspirin;若為2分以上,建議使用口服抗凝血藥物,減少心臟血栓形成而導致中風的風險。

口服抗凝血藥物可分為傳統和新型兩大類,傳統口服抗凝血劑 warfarin 對中風的預防效果已被確定,其機轉為阻斷肝臟中維生素K的利用,而維生素K 是活化凝血因子II、VII、IX、X的重要成分,因此抑制維生素K的利用,可達到抗凝血效果。食用含有大量維生素K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與內臟),可能會影響warfarin藥效,因此含大量維生素K食物之食用量須固定,降低食物對warfarin 藥效的影響。

此外,臨床上warfarin有其他使用限制,包括:治療濃度範圍狹窄、需要定期監控凝血功能INR做為劑量調整依據、與許多藥物或食物有交互作用、藥效起始時間緩慢等。部分食物或中草藥具有抗凝血作用,服藥期間應謹慎食用,如:蔓越莓汁、苜蓿芽、西芹菜、荷蘭芹、當歸、肉桂、花椒、山葵、益母草、丁香、甘草、洋蔥、大蒜、遠志、黨參、薑、人參、銀杏等。

由於亞洲人較白種人易出血,台灣目前病患接受warfarin治療的劑量偏低,大部分INR仍低於理想值 (INR:2-3),醫師用藥上相對較保守,然而劑量不足容易發生缺血性中風。

參考資料

1. Hein Heidbuchel, Peter Verhamme, Marco Alings, Matthias Antz,Hans-ChristophDiener,WernerHacke et al. Updated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practical guide on the use of non-vitamin-Kantagonist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Executivesummary. European Heart Journaldoi:10.1093/eurheartj/ehw058

2. Hein Heidbuchel, Peter Verhamme, Marco Alings, Matthias Antz,Hans-ChristophDiener,WernerHacke et al. Updated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Practical Guide on the use of non-vitamin Kantagonist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with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ace (2015) 17, 1467-1507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