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保健》氣喘患保養:調理脾、肺、腎為主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李叔霖
   日期:02月04日
 
   

 

 

 

氣喘可說是一種反覆陣發性疾病,常因吸入性過敏原、傷風感冒、氣候變化、飲食不當、起居失常、勞累過度等誘因而發作。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志芳表示,氣喘是支氣管受到刺激之後產生痙攣而引起,常有發作期、緩解期等階段,常見於支氣管氣喘或氣喘性支氣管炎等病症,其中,支氣管氣喘多半跟塵埃、塵蹣、花粉、汽油、肥皂、魚類、蛋類、動物羽毛、化學氣體、某些藥物等過敏因素誘發有關;氣喘性支氣管炎,多半由支氣管感染所造成。

陳醫師指出,傳統中醫認為,氣喘雖是肺病,但是病症根源與脾、腎有關係,因為氣喘形成以痰為主,痰的來源主要是脾、腎功能失調所造成。脾主運化,脾虛則運化不及,以致於津液凝聚成痰;腎主納氣,腎虛時水不能化氣,日久水濕停積而成痰。一旦感受外邪,痰隨氣上近而壅於氣道,這時候氣喘就容易發作。

陳志芳醫師指出,預防保健、日常保養之道,主要以調養脾、肺、腎為主,但是不管證候虛實皆需補腎,因為腎為先天之本、主納氣,補腎能使腎氣充足,腎氣充足就能納攝肺氣,腎納肺氣則呼吸均勻、氣喘不發作。

發作期:常有噴嚏、嘔吐、咳嗽、胸悶等症狀,然後突然發作,接著很快出現呼吸急促、喉間哮鳴、不能平臥,甚至劇烈咳嗽、頭汗淋漓、張口抬肩、臉色蒼白、睛突唇黑等症狀,比較嚴重時如果救治不及,將會因為缺氧、心力衰竭而死亡。

緩解期:常有輕度咳嗽、胸口鬱悶等症狀,但也有毫無症狀的情形發生,如果氣喘病程日久或反覆發作,平時常見呼吸時喉間有聲、咳嗽、咯痰、喘促、腰痠浮腫、自汗畏風、食少便溏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