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治頭痛,針灸3組穴道改善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記者:  戎宿安
   日期:11月12日
 
   

 

 

 

中醫治療頭痛的方式有很多,除了服用中藥之外,也可透過針灸、穴位貼藥、穴道按摩、推拿或氣功等方式來改善。

林宗敏中醫師建議可選擇3組穴道做針灸:

1.合谷穴、曲池穴、列缺穴、尺澤穴、足三里穴。

2.陰陵泉穴、風池穴、支溝穴、絡卻穴、玉枕穴。

3.湧泉穴、伏兔穴、間使穴、行間穴、陽白穴,同一組的穴道互相搭配針灸,效果更好。

至於穴位貼藥是在穴位處貼上相對應之藥物,使穴道快速且有效執行藥物之功效的一種方式。

每個穴道皆有復數功能,功能者多者甚至能管理全身,為了使穴道能有效執行目前所需之功能,需透過醫師給予穴道正確指令。穴位貼藥即是藉由藥物來使穴道做出正確的治療或是修復自身等動作。頭痛建議使用清上蠲痛湯藥錠,貼在合谷穴、列缺穴、風池穴、意舍穴及行間穴。

穴道按摩則建議,按摩列缺穴及風池穴,若是前頭痛的話,建議按摩列缺穴,壓住穴道後,左右移動算一下,這樣按壓五下即可刺激穴道,使其發揮功能,若後頭痛則是按壓列缺,前後按摩5下即可,至於風池穴上下按摩10下的效果就沒有分前後頭痛,頭痛都可按摩風池穴來改善。

林宗敏醫師表示,穴道是直徑1公分,高5公分的圓柱,其高度的五分之一在體內,另外的四公分則在體外,穴位貼藥就是利用穴道在體外的四分之一,透過藥物來達到穴道的正確效果。